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植物中分离提取有效活性成分一直是医药领域研究的重点。该文立足于实际,以柚果食用后的废弃物——柚皮和柚籽为原料,采用酶法提取、超滤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等多种现代分离技术,从柚皮和柚籽中共分离出香精油、生物类黄酮、果胶、水不溶性食用纤维和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等五种有效成分,并从中得到了三种高纯活性成分,同时,对各有效成分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条对柚果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新工艺路线,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成果。采用压榨-水蒸气蒸馏法,以5%氯化钠溶液为盐析剂进行提取,香柚柚皮和蜜柚柚皮中香精油得率分别达0.935%和0.984%。经GC-MS和计算机联用技术,分别分离确定出香柚皮和蜜柚皮香精油中三十多种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从提取完香精油的柚皮中提取黄酮,黄酮一次提取率为72.57%,提取三次,其总提取率达83.09%;以C树脂吸附分离黄酮提取液,其动态吸附率为86.6%;以体积分数60%乙醇-水溶液(中性)洗脱,解吸率达87.5%;从提取完柚黄酮的柚皮中提取果胶,酶B辅助酸提取法具有较高的果胶提取率,提取三次,果胶的提取率可达为90.4%;大孔吸附树脂A对果胶提取液有较好的脱色效果;无机管式陶瓷膜超滤处理果胶提取液可以同时实现果胶提取液的浓缩、纯化及脱色;以硫酸铝钾为盐析剂的果胶沉淀得率达91.4%;以氯化铁为盐析剂,果胶沉淀得率为95.8%;直接醇沉法沉淀得率为94.7%;按酶B辅助酸法提取、无机管式陶瓷膜超滤处理并经喷雾干燥所得的果胶质量经湖南省质量监督检测所检测,其色泽为白色,灰分仅为0.97%,总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6.1%,各项指标均较好地满足QB2484-2000的要求。从提取完果胶等有效成分的柚皮残渣中提取水不溶性食用纤维,水不溶性食用纤维的得率约46%左右;其脱色的适宜脱色剂为5%的脱色剂A溶液。以丙酮为提取剂,从柚籽中渗滤法提取柠檬苦素类化合物,脱脂原料与未脱脂原料的提取率分别为56.88%和41.37%。从柚果废弃物的提取物中经分离、纯化获得了三种活性单体:柚黄酮单体柚皮甙C27H32O14·2H2O;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经纯化后得两种单体:脱乙酰基诺米林C26H32O8和柠檬苦素C26H30O8。研究了柚香精油对家蝇及蚕豆蚜的生物活性、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粗品对粘虫及小菜蛾虫的生物活性;柚香精油显示出对家蝇及蚕豆蚜的生物活性可能是柠烯、香茅醛等活性成分共同作用的效果,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可能与其含有呋喃环结构有关。建立了描述柚皮果胶提取液超滤过程膜污染的凝胶-衰减模型:当跨膜压力△P<△Popt时,超滤行为遵循凝胶极化模型,通量随跨膜压力的增加而上升,当达到稳定态时有:J=Kln(cG/cB);当跨膜压力△P≥△Popt,超滤行为遵循衰减模型,其衰减方程为:J=γ(△P)δ(γ=5.208×1010,δ=-3.022),该模型首次合理地解释了膜通量与跨膜压力之间呈现钟形关系的原因,有助于指导、控制柚皮果胶提取液的超滤工艺。研究了柚皮果胶的黏流性能,温度对果胶溶液黏度的影响可用黏流方程η=η0exp(Ea/RT)来描述,其平均黏流活化能为17.14kJ·mol-1,果胶浓度对黏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用等温指数方程η=K2exp(A2C)来描述。由特性黏度理论,计算出了柚皮果胶的黏均分子量为7×104-8×104。采用传质理论解释了逆流萃取法可以提高果胶提取率的原因:其原因在于逆流萃取法可以保证较大的传质驱动力——浓度差。研究了等温条件下C树脂静态吸附柚黄酮的规律,其吸附规律符合Langmuir方程:Ce/qe=Ce/q0+1/Kq0=0.01415Ce+0.10008。以量的形式确定了盐析剂的用量并初步探讨了三价铁盐与铝盐的盐析机理:盐析剂的用量可按0.1588 mol Mn+/100g果胶计算;三价铁盐与铝盐盐析果胶的机理相似:果胶的羧基离子取代金属水合物中的羟基,与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果胶盐而产生沉淀实现分离。该工作以柚果废弃物为原料,开发出一系列的产品:香精油、柚黄酮类化合物、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果胶及水不溶性食用纤维,真正做到资源的最大综合利用,为柚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在天然药物的深加工开发、促进我国柚果产业的发展、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帮助农民增收方面,必将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