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通信正在产生革命性的飞跃,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其中LTE作为继3G之后国际上主流的新一代通信标准,被称为3.9G或“准4G”,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已得到全球运营商和设备商广泛地支持和关注。   本文基于“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表开发”项目,重点研究时分双工(TDD)模式的TD-LTE下行物理控制信道,它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PHICH)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其中PDCCH是整个系统资源分配和上行功率控制的核心,承载着物理层数据信道的资源分配、功率控制和调制编码方式等信息,这些信息对应着用途和内容各不相同的下行控制信息(DCI),它与其它两个控制信道对应的控制格式指示信息(CFI)、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息(HI)相辅相成,是保证TD-LTE系统高效传输业务数据的前提和关键。   本文严格按照3GPP物理层协议的要求,首先阐述了TD-LTE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然后对三个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端基带处理过程以及其调度过程傲了总体分析,为本项目制定了一种为各个DCI格式分配CCE资源,同时为PCFICH确定CFI值的方法,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接收端DCI格式盲检测的平均次数降低了9%;接着研究了三个信道的控制信息的解码过程,并对其中DCI信息解码过程中用到的咬尾卷积码Viterbi译码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多种Viterbi译码在高斯白噪声信道环境下的误码率特性仿真曲线图和复杂度比较,选择了一种适合于本项目的Viterbi算法——L3-WAVA算法,该算法的性能不仅接近最大释然译码算法,而且本项目采用的高性能DSP芯片,弥补了其在恶劣信道环境下增加的复杂度;最后对三个控制信道的基带处理过程,以及各自对应的控制信息的解码过程,采用主频为1GHz的TI TMS320C6455 DSP芯片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与实现,并做了单层单信道的MATLAB平台和CCS回环性能测试,以及结合高层多信道的协议一致性测试,测试结果证明了本项目发送端基带处理过程和接收端解码过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满足了项目对EVM值的高性能要求。
其他文献
频发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对互联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近年来,随着低层检测防御措施的加强,DDoS攻击者逐渐将攻击方向向
在LTE系统中,小区间干扰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已有的干扰协调技术不能很好的解决边缘用户频谱效率低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相比于小区中心用户,小区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下降明显。在LTE-A
传统的波分复用网络采用固定波长资源的分配模式,无法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业务的需求。以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的弹性光网络可以提供精细颗粒的频隙划分,有效提高了
光正交频分复用(O-OFD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光调制技术,集合了光纤通信技术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两者的优势。但是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引进OFDM技术势必给O-OFDM系统带来对同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大数据业务的迅速发展,在带宽、速率等方面对通信技术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因其多种优势正越来越受公众的关注。FSO可以以更低的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系统以其高频谱利用率、灵活的资源分配以及强大的抗色散性能等诸多优势获得光通信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OF
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与普及,光网络已经逐渐成为热门研究方向。与此同时,由于光学技术的日益完善,功能各异的光通信器件和设备也大量出现,使得许多原来需要在业务交换层面完成的工
随着光网络技术的发展,光纤传输可以提供的接入带宽越来越高,其中以GPON为代表的吉比特无源光网络技术可以提供下行2.5Gbps和上行1.25Gbps的高数据速率。这就对基于IP的实时性
MANET特殊的无中心组网方式以及拓扑结构变化迅速等特点,使得其通信策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而迫切需要设计适用于它的路由协议。而在MANET路由中,多条不同路由路径会汇聚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终端的广泛普及,人们对于移动业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定位服务也开始被推崇。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移动终端定位技术,即位置指纹定位技术,是一种普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