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粉煤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体底泥中营养盐的控制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we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泥是水体环境中的重要元素,底泥中氮磷营养盐的释放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控制底泥营养盐释放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投加具有吸附活性的材料覆盖层,利用物理、化学双重作用实现泥水界面营养物的有效去除和固定。粉煤灰作为我国堆积量最多的固体废弃物之一,自身组成结构具有潜在的吸附活性和利用价值,针对粉煤灰在水体治理方面的资源化利用是环境保护和固废利用领域的重要内容。研究以济南市某燃煤电厂粉煤灰为依托,分析其内部组分并通过实验手段去除多余杂质、消除污染风险;针对粉煤灰提出多种改性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烧杯实验、数据统计和微观表征等途径,研究最佳的改性工艺流程和参数,并进一步复合辅助材料将其制备成型,研究改性粉煤灰复合材料控制水体底泥中营养盐的应用效果,取得以下成果:(1)改性粉煤灰的制备经过预处理、NaOH浸泡及CaO混合煅烧。改性后粉煤灰表面孔隙明显变大,C、Fe、Si、Al元素占比降低,Na、Ca、O元素占比升高,出现钠型沸石的特征峰。在投加量为25 g/L、p H=6、温度为20℃的条件下吸附22天后,NH4+-N浓度由50 mg/L降至24.09 mg/L、TP浓度由5 mg/L降至1.23 mg/L,去除率分别为44.62%和75.4%,相比原始粉煤灰分别提升25.26%和39.3%。(2)使用水泥作为胶凝材料,按10%的掺加量与改性粉煤灰混合,通过模具制成3mm大小的颗粒并养护得到改性粉煤灰复合材料。其空隙率、盐酸可溶率、1 h吸水率均可达到标准限值要求,强度为1.63 MPa,磨损率为5.3%≤6%,材料整体性较强。并且水泥水化反应既会产生C-S-H、C-A-S-H和N-A-S-H等凝胶产物,也会再次激发硅铝氧化物的活性反应,增强材料吸附性能。所制复合材料对NH4+-N的吸附吻合Freundich吸附等温方程,前期吸附量较高可达1.129 mg/g,而后期外层脱落的吸附质增多,吸附量降至0.728 mg/g,随时间推移吸附量会再次升高,呈现周期性变化;对TP的吸附吻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吸附量快速达到0.191 mg/g的平衡状态,是一个快速且稳定的过程。Weber-Morris颗粒内扩散模型中得出复合材料对NH4+-N的吸附是表面吸附和孔道扩散同时作用的结果,表面异相和不均匀吸附是关键因素;对TP的吸附存在平坦期,是颗粒内扩散起主要控制作用。(3)水和底泥体积比为5:2时,直接覆盖2 cm厚度的复合材料对底泥中NH4+-N、TN、TP的抑制率分别为90.91%、75.06%、90.63%。通过直接投加、纱布平铺及悬挂三种投放方式对比分析复合材料对底泥营养盐的控制机制,发现纱布平铺组对NH4+-N、TN、TP的抑制率分别为89.85%、69.71%、87.79%,悬挂组对NH4+-N、TN、TP的抑制率分别为78.35%、41.17%、77.09%。直接投加和纱布平铺两组控制效果较好,悬挂组中底泥与上覆水界面可进行自由的物质交换,处理效果受底泥营养盐释放量影响较大。因此,物理阻隔作用对复合材料抑制底泥氮磷营养盐的效果至关重要,单独依靠吸附作用难以实现污染底泥的水体修复,在覆盖过程中达到营养物浓度的动态平衡是物理阻隔和化学吸附双重作用的结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建筑行业走上了快车道,防水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决定建筑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强对防水材料的检测,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有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简化检测流程,为优化防水材料性能、提高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主要分析了建筑过程中常用的防水材料类型,对防水材料检测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防水材料检测方法,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正>2021年6月以来,贵州省毕节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深入开展医疗服务机构价格收费专项检查,共检查各类医疗机构108户次,建立健全各类医疗机构台账75户;排查医疗美容机构、药品经营、医疗器械、保健用品经营等市场主体581户次,发现违法线索35条,责令整改18条,立案调查5件,罚没款851万元。
期刊
学位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用于水泥混凝土结构,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能。该类材料使混凝土具有微裂缝自修复功能,可弥补混凝土材料自身的诸多不足,为混凝土结构提供长久保护。本文综合叙述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作用机理,对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裂缝自修复功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是否放置腹腔引流对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ASC)和急性坏疽性胆囊炎(AGC)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到2021年10月于我院行LC的ASC和AGC患者160例,根据术中是否放置腹腔引流分为引流管组和无引流管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肩部疼痛、伤口疼痛(24 h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出血、胆漏、腹腔感染、肺部感染、伤口
随着芯片向微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因热流密度增加导致的芯片发热问题日益严重。大功率多芯片PCB板上离散分布着多个高热流密度芯片。多芯片发热严重且分布不均的问题易造成器件及设备的损坏。所以,需要同时对多个芯片进行有效的散热处理。微通道液冷技术是一种高效散热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本文采用微通道液冷技术来解决某大功率多芯片PCB板的散热问题,先设计并优化了一款串并联梯台微肋阵微通道冷板结构,
为探讨播期对不同品种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设置4个播期(因素A),以4个多棱饲料大麦品种(因素B)为材料,比较分蘖期饲草及成熟期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播期对饲草产量影响较大,对籽粒产量影响较小。早播能增加刈割次数,提高饲草产量,其中播期A1(9月30日)饲草鲜质量(12.44 t/hm~2)和干质量(1.49 t/hm~2)最高。品种间饲草及籽粒产量差异均显著。品种B2(皖饲啤
<正>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大多需要手术治疗。为提升治疗效果,加强临床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分析综合护理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符合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且行手术治疗,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严重心脏病、
期刊
根管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感染根管内的微生物。氢氧化钙具有抗菌、溶解坏死组织、抑制牙根吸收、诱导硬组织形成、不良反应少等生物学特性,因此使用氢氧化钙进行根管内封药是临床常用的感染控制方法之一。由于根管系统解剖结构复杂、氢氧化钙赋形剂及冲洗方式的影响,根管内的氢氧化钙难以完全清除。残留的氢氧化钙会降低根管充填的密闭性及牙齿的抗折性,影响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本文将就导致氢氧化钙残留的因素、氢氧化钙残留对根
目的 分析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时机的选择上不同是否会取得不同的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根据选择的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发病3 d内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在发病3 d后接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中转开腹率、术中出血量、手术耗时、术后血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