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盐湖土壤理化性质,设计优化分离条件,分离纯化放线菌,同时对获得的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和嗜盐耐盐规律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各盐湖土样的含盐量都很高,在44.48131.87g/kg之间,主要盐离子是Na+和Cl-;土样pH在8.649.31之间,呈碱性或强碱性。不同采样地区的速效养分含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不同盐湖土壤理化因子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盐分对各理化因子的影响最大。2.选用不同的土壤预处理方法、设计不同的盐种类和浓度以及选择不同的培养基对放线菌的分离方法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样品经过孢子活化剂(YE 6%+SDS 0.05%)处理放线菌数量最多,以盐浓度为5%的原矿盐作为添加盐分离效果最好,壳聚糖—天门冬酰胺培养基(F6)在每个盐浓度上的分离效果都较为理想。3.经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45株代表性菌株分布在8个属,分别为Saccharop-olyspora、Prauserella、Streptomyces、Amycolatopsis、Nocardiopsis、Bacillus、Staphylo-coccas和Gracilibacillus;其中,Saccharopolyspora、Prauserella和Bacillus为优势菌群。4.通过嗜盐耐盐试验发现,大部分菌的嗜盐水平处于轻度以上,且对不同盐离子有选择性;多数菌对Na+、Mg2+的适应范围较广,对Ca2+的选择性较强,而且部分菌株对Mg2+的适应浓度范围超过Na+和复合盐。以上结果表明,柴达木——马海富硼盐湖亚区放线菌资源丰富,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