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奎斯特:追求自由的女性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丽丝·莱辛,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芙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作品风格多变,在欧洲各国获得多种文学奖项,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评论家称她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为西方女权主义的“圣经”。她的许多小说都揭示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压抑、忧愁、彷徨和抗争。从她笔下众多女性人物的经历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她对于女性追求自由独立问题的看法。本论文通过分析小说《玛莎·奎斯特》中主人公玛莎对自由的追求体现出女性追求自由所遇到的困难和百折不挠的精神。Quest意思是追求、探索,玛莎·奎斯特的一生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是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过程。玛莎感觉到她的生活环境导致了她的痛苦,但她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她认为自己所经历的每件事都是生活中的转折点,因此在做每件事时她都精神抖擞,就算遇到失败也不妥协。莱辛说明了女性不想在社会中处于被统治的地位,她们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女性追求自由的行动引起男权社会的混乱,所以她们的抗争过程会充满艰辛。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莱辛和小说中主人公玛莎的情况,重点介绍了女性主义理论,也介绍了关于荣格理论的一部分。第一章分析了玛莎生活中所处的困境,及其她对生活状况的不满。第二章从政治方面分析了玛莎对自由的追求。当时在人们心中普遍存在种族歧视,但玛莎拒绝这种观念。参加“左派书会”,接受新思想。第三章从精神方面分析了玛莎对自由的追求。她想过一种理想的集体生活,参加体育俱乐部,希望和自然融为一体,期待一个男人给她带来真正的爱情。第四章从教育和就业方面分析了玛莎对自由的追求。结论部分说明自由的实现需要两性在社会中的和谐关系为基础。玛莎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遇到种种挫折,但不管生活怎样变化,她却对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从她身上我们学到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不会因为难以实现自由而灰心丧气,自由的意义在于体会和超越。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香薷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开始彰显其不同的应用价值。分析了香薷的传统栽培技术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于其综合应用方面及发展前景进行简要
跨国并购是经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全球化经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获得协同效应。中国政府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市场。目前,国内企业面临着升级转
本研究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中、美主流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进行了批评话语分析。作者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揭示新闻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探究中、美两国对待“一
美国华裔作家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一个生活在“鬼”中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出版于1976年,被誉为华裔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女勇士》一书描述了华裔小女孩金斯敦在美
1966年出版的《藻海无边》作为对《简·爱》内容的颠覆登上了文学舞台。作者琼·里斯对《简·爱》中罗切斯特被关在阁楼上的疯妻子伯莎·梅森重新进行了塑造。在《简·爱》中
微薄的身躯,刻画出厚实尊严;小小的一方屏幕,撑起世间的喜怒哀乐。人们围坐在帷幕前,灯影闪耀在后面。唱念做打,锣鼓声起。近在咫尺的人儿,又仿佛在幻境中,远在天边。“小生何定贵,姑苏吴县人氏。只因大比之年,进京赴考,贪赶路程,错过宿店,误入大王山林宝地,被小姐擒上山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本帅,刁天庭,江苏扬州人氏,父母早年亡故。我少年进京武考,得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