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传入中国后,到了梁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东来西往,有无数的大德高僧共同谱写了传教求法的壮丽篇章,因而出现一部带有“史”的性质的释家传记成为了一种需要,慧皎法师勇于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呕心沥血创作出一部迄今为止都是我们致力于佛教研究的力作——《高僧传》,主要记述了佛教自东汉永平十年至梁天监十八年,凡四百五十三载,五百余位高僧的遗闻逸事,她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在中国传记文学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部重要的僧人传记,她记载的是释家的事迹,同时又是传记体文学作品,这正是她的魅力所在。千百年来,人们对其的研究和评点从未间断,从《高僧传》的作者、史料价值、宗教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显示了《高僧传》研究旺盛的生命力。孟子言:“知人论世”,告诉我们要深入了解一件事情,就必须对事情的背景和基本情况有一个扎实的、全面的把握,因而对《高僧传》创作大背景和内在缘起的研究是本文的关注点之一。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接受美学的引入,人们开始大量借助接受美学的理论来开拓古典文学的研究,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本文也欲借助这一重要理论对《高僧传》作一些初步的接受研究,期待能引起更多的关注。另外,《高僧传》作为传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也是本文着力分析的地方,希望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高僧传》的研究推进一步。全文共分为四章。引论主要是对《高僧传》的基本情况、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其中包括对释慧皎的生平事迹、《高僧传》的研究历程、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第一章分析《高僧传》创作的时代背景,即受动乱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加上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思想领域玄佛合流的促进,这是《高僧传》成书的外部大环境。第二章分析《高僧传》的创作缘起,一方面来自于对中国古已有之的“不朽”传统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是释家弟子弘法传道的内在心理诉求,这是《高僧传》成书的内部因子。第三章探讨作为僧传文学的“史记”——《高僧传》对《史记》的理解和接受,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节从《高僧传》本身作为类传,对《史记》类传的接受,以及《高僧传》中合传、专传对《史记》列传体的接受;第二节着重论述论赞对“太史公曰”的接受;第三节从艺术手法上谈对《史记》互见法的接受。第四章从读者阅读接受的角度,全面研究了《高僧传》的文学特质:语言特色;结构安排;传人艺术:历代高僧的全景展示;宗教情感的彰显;诗赋、书信的运用;使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独特的场面描写;个性化的人物语言;重视景物、环境描写对表现传主形象的作用。结语主要分析了《高僧传》的一些缺憾和不足,主要是由时代环境影响所致;以及《高僧传》对后世《续高僧传》、《宋高僧传》等僧传文学的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从土的有效应力原理出发,分析了软粘土中深基坑开挖的土压力计算问题,着重讨论了孔隙水压力对土压力的影响.经过分析,作者认为当采用总应力法计算时,原则上应采用卸载强
国家赔偿法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法。国家赔偿法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如保障公民权利、调整公私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等。国家赔偿通常规定在宪法中,但要
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
随着世界国际化、全球化的形成,国际经济中的贸易往来、国际政治事务中的参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在我国变得日趋频繁。因此,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对
本文旨在研究城管的媒介形象,在研究中,本文将采用量化统计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纵向和横向两条主线对城管的媒介形象进行梳理与解读。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华西
人民币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它们在我国内外经济不平衡压力的背景下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和讨论。随着2005年7月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提出重要建筑物防护恐怖爆炸的概念设计问题。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恐怖爆炸破坏建筑物事件,指出建筑物可能产生的一些实质性破坏及其特点;强调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求建筑师、规划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制思想的指引下,经过党的三代领导人不懈的努力中国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
新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在现行的铁路行业管理框架下,亟需理顺政府安全监管与企业安全管理的职能关系,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建设,确保提高安全监管成效。通过研究美国
沙坡头水利枢纽有限责任公司自2004年11月重组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运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工程建设中,大胆改革和创新,探索了一条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