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提出指导翻译批评的综合性新模式,主要以西方四个最有影响、最为系统的批评模式为依托,即House、Newmark、Reiss和Wilss的翻译批评方案,与此同时结合中国学者在翻译批评领域所做研究的精髓,赋予综合性模式实用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优点。上述四个模式在西方翻译批评领域是最具代表性的,既有自成体系的实用模式也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关于翻译评估浩如烟海的论述中,不乏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但可行性强的翻译批评框架的并不多见。相比较而言,House、Newmark、Reiss和Wilss的翻译批评模式影响更大,也更受人瞩目。因此本文选择这四个模式作为研究的中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指导翻译批评的综合模式。House的批评模式中提出了大量分析原文和评估译文的参数,这对新模式的构建是很有启发意义也很有参考价值的,因为有一套系统的参数可以帮助将译文质量评估量化,从而提高所得结论的客观性与可信性。Newmark的翻译批评方案实用性很强,这是值得综合模式借鉴的,毕竟翻译批评与翻译实践密切相关,而不是纯粹的理论探讨。新的综合模式也应有一些清晰的步骤和一定的理论性,此外还应具有合理可行的评价译文的标准,否则翻译批评模式就不健全。Reiss所采用的研究角度也颇具新意,新的翻译批评模式也应像她的模式一样从一开始就有自己清晰明确的立场,这会使翻译批评更有条理,相应地也更有说服力。Wilss综合借用语言学的一些理论,主要包括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他提出了一套合理的评述译文质量的层次等级,这可以使翻译批评的结论更为客观科学,新的批评模式也可以参考这种方法。与西方相比,中国在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则较为零碎不够系统,也没有提出可被广泛接受或人所共知的翻译批评理论或模式。换句话说,翻译批评的研究在翻译研究中处于边缘地位。但是中国的研究也是有其特色的,可以借鉴的地方也很多,比如对道德标准方面的强调、对用充足实例进行论证的重视、以及对棘手译例的探究等。笔者对翻译批评的性质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模式,包括需要遵从的基本原则、大体的理论框架以及具体的步骤。综合模式从翻译批评家的视角出发,考虑到他/她所面临的各种选择。由于这一模式鼓励多样性,翻译批评家的主体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他/她可以选择自己采取的立场以及进行分析的翻译理论或标准。虽然进行翻译批评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是不可避免的,综合模式还是做了各种将其客观化的努力,例如从语篇语言学中引进不同的参数。此外,综合模式接受并欢迎外界批评,从而可以不断得到完善,因此新模式极富生命力。本文主要采用综合对比的归纳研究法,对四个影响力相对较为深远的翻译批评模式进行综合评述,取其长处、避其短处,并结合中国学者研究中的精华,构建一个既有理论深度又与实践密切结合的翻译批评模式。与此同时,为了说明综合模式的具体运作方式并验证其可行性,文中采纳综合模式的理论框架,对《红楼梦》选段的翻译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