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机械动力产生之前,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军事争战、农牧生产、交通运输、邮驿传递、行旅代步等活动的最重要工具,与人类社会生活形成了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正是这种特殊的价值,马从人类的物质世界进入精神世界,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题材,渗透进了人类诸多的思想意识,具有了深刻的文化象征。以马匹为切入点开展研究,可以通过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马的形象的表述与刻画,挖掘出那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意识。敦煌莫高窟作为人类多元文化交汇的艺术宝库,其壁画中马匹形象众多、数量巨大,上自北凉下至元代,题材多样,技法各异。透过这些异彩纷呈的马匹形象,不但可以从艺术表现形式上把握自北朝以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再现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交流过程中本土艺术如何吸收和借鉴外来的艺术元素,前卫的西域风格如何在这里开花结果并传入中原地区,而且可以在更深的层面上,窥见那个历史时期中国大众的国家民族观念、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以此拓展敦煌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多重视野。本文按照壁画题材进行分类,梳理在同一故事背景中形成一定范式的马匹形象,在共性中寻求个性。在此基础上,以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交流为主线,通过图像学方法对马匹形象进行纵横两个维度的分析。纵向对比同一地区不同年代的绘画作品中的马匹形象,梳理画技与观念的传承,横向对比不同地区相近年代的马匹艺术造型。从马的绘画艺术风格流变中,通过对中国画工博采众长的艺术再现,透视中外文化交流创新的历史;从壁画马所反映的实体马的变化中,分析马的中外互市流动与中国养马技术发展;从壁画所表现的马的工具配饰变化中,考察中外科技交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从壁画所反映的中国人对马赋予的形象设计与表现中,揭示中国古人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