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薪酬激励、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企业高级管理层薪酬激励制度是解决现代企业代理冲突问题、推动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学术界近年来一直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全球各企业对管理层薪酬激励政策更加广泛的运用,该制度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以及全球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当管理层激励实施的不断增多,该制度自身所拥有的弊端也开始显现,拥有高额高管层激励报酬的企业却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问题。最早对管理层激励进行论述的是伯利和米恩斯(1932)在其著作《现代企业与私有财产》中所描述的以企业两权(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分离以及股权高度分散为特征的企业。在两权高度分离的企业中,企业控制权被企业管理者所掌控;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未来情况不确定性等原因,企业管理者存在主观动机,采取各种方式剥夺股东利益,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管理者与全体股东的利益发生严重冲突。从理论上讲,高管薪酬激励的实施能够缓解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使股东与管理者的利益趋于一致,抑制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从而使企业价值提升。从实践效果看,大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都验证了高管薪酬激励的有效性,即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或者价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也有不少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均发现管理层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弱相关或者无关的结论。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以及代理冲突的存在,甚至有高级管理层为了获取高额激励采取侵占股东利益的行为。那么,基于股东的监督需求和管理层的保证需求,企业是否对外部审计质量有更高的需求。同时,管理者激励中的“管理者权力观”则认为管理者薪酬激励在解决代理冲突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代理问题的发生——诱使管理者进行寻租行为。已有部分学者的研究表明因为现代企业体制的不完善以及内部控制人的存在,高管薪酬激励契约不仅难以发挥其作用,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道德风险,例如操纵信息发布、过度实施盈余管理、滥用财务决策权等。那么在我国高管薪酬激励的实施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高管薪酬激励政策与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契约理论指出企业是一系列不同契约的综合体,是有利益关系的各方通过一系列明确的或者默认的契约联系在一起的利益综合体,但同时各利益方之间又存在由于利益不一致导致的利益冲突。外部审计作为企业的外部监督和担保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代理问题。外部审计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逐步成为现代企业治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现代资本市场中广泛应用。当企业管理者激励政策引起管理者的“寻租行为”以及其他代理冲突时,外部审计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对相关异化行为进行识别并且修正等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高管薪酬激励、盈余管理以及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对上市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社会公众认识高管层薪酬激励制度,完善我国高管层薪酬激励制度以及积极发挥外部审计市场的作用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七章,每章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该章节是本文的总体安排:本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对本文的研究框架和各章内容作了安排,对本文中相关研究对象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通过概括和评析已有学者的文献,发掘本文的研究机会。本章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围绕高管薪酬激励与外部审计、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关系三个方面,并在综述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进行综合评述。第三章,理论与相关制度分析。本章是研究的基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本章将首先通过企业契约理论的不完全性和代理理论,从理论上分析高管薪酬激励与外部审计的关系;然后,运用激励契约的异化可能导致盈余管理行为,分析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最后,根据审计代理理论以及保险理论,分析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第四章,高管薪酬激励与外部审计的关系。本章对高管薪酬激励与外部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以国内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质量外部审计的衡量指标,控制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行业分类后,研究代表高管薪酬激励的前三名高管报酬之和的对数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第五章,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本章对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以修正Jones模型计量出的数据作为企业盈余管理衡量指标,控制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负债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行业分类后,研究代表高管薪酬激励的前三名高管报酬之和的对数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第六章,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的关系。本章对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以修正Jones模型计量出的数据作为企业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控制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收益率、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以及行业分类后,以审计意见的类型作为衡量外部审计质量水平的指标,研究盈余管理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结论。研究结论是全文的结束章。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以及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高管薪酬激励、盈余管理和外部审计的后续研究的主要方向。通过对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出下列结论:1、高管薪酬激励与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将国内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衡量外部审计质量的指标,在对其余的变量进行控制之后,结果显示上市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报酬与聘用国内前“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概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国上市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契约会加深企业的代理冲突问题,基于股东的监督需要和高管层的保证需要,高管薪酬激励越高的企业对外部审计质量的需求也较高。2、高管薪酬激励会导致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使用高管报酬前三名的薪金收入和作为解释变量,由修正Jones模型计量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衡量指标,发现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高管薪酬激励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理论指出现代企业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都是不完全的,致使企业在执行激励政策的过程中产生异化,即在契约执行等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代理冲突问题。3、由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外部审计意见没有能够揭示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目前,可能基于盈余管理的度量方式以及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激烈两方面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并没有能够针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即盈余管理程度越大的企业并不一定会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本文的创新点:1、高管薪酬激励政策作为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集中于两点:一方面是对高管薪酬激励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另一方面是对高管薪酬激励政策影响因素的论证。由于高管薪酬激励契约自身存在固有缺陷,使得激励契约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产生异化;外部审计契约作为企业的一种担保和监督机制,其主要功能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弥补企业其他契约的缺陷。本文从高管薪酬激励契约的代理冲突为突破口,基于股东的监督需求以及管理者的保证需求研究了高管薪酬激励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对优化企业的治理机制具有一定意义。2、目前我国关于外部审计是否能够缓解现代企业代理冲突的文章,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剥夺型代理问题,对外部审计是否能够缓解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型代理问题研究较少。在研究高管薪酬激励政策之时,也多为考虑现金激励或者股权激励两者之间的一个因素。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外部审计是否能够缓解由于高管薪酬激励导致的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并且会同时考虑现金激励以及高管层持股两个方面的因素,丰富了国内相关文献。
其他文献
地下经济,亦可称之为隐形经济,是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问题。但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经济管理部门,对此尚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
为解决淮南煤田新集片区构造复杂程度普遍偏高,伴生构造较发育,造成矿井生产效率低且安全风险较大的问题,采用先进的物探技术对煤岩层、构造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准确的查明影响
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是证券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但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并不能得到保证。即使是被审计部门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企业,仍存在财务欺诈现象。除
文中较全面地介绍了聚氨酯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深圳河湾水污染规划方案以及近些年来流域内水污染治理规划方案实施情况的梳理研究,总结水污染治理所取得的成效,分析目前深圳河湾还面临的问题,并明确今后深圳河
文章介绍1种能即时并同时测量气溶胶样品中α与β放射性活度的放射性气溶胶监测仪。仪器在采样后20min内给出结果。采样时间为20min。活度测量、计算和结果打印由单板机控制的数据处理器
2010年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在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居民的个人财富也突飞猛进,2010年中国的百万(美元)富翁人数也进入世界第三名。随着个人财富的增加,人
《音乐欣赏》是高职院校为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在高职院校开设音乐欣赏
两岸经贸合作由来己久。自两岸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更加紧密。目前,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一大进口地区及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两岸总体贸易格局不同,农产品贸易是大陆唯一顺差的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高速增长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奢侈品消费行为和动机的研究也随之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热点。Wong&Ahuvia(1998年)从跨文化的角度,首次探讨了文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