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以一种突然之势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吸引了受众的眼球,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重要议题。在社会出现道德滑坡的时候,“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出现是一种必然。本文从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作了综合细致的分析;在传播过程模式下论证了“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的传播策略,以及在接触、认知、态度和行为四个传播序列上对受众的影响,并探讨了影响广告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力图为提高“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的积极作用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思路。本文认为,“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不同传播策略的运用和多渠道同时发布的形式对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在接触层面,传播的普遍性与和观看的累积性造成了受众对广告的高频接触和累计记忆,受众对广告的接触引发了他们对“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的相关议题的讨论;在认知层面,议题的显著性设置与强化效果,引发了他们对相关议题的思考;在态度层面,情感的共鸣性与内在的倾向性,促使他们对相关议题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爱党爱国的价值观、勤和仁义诚敬孝的价值观、自立自强的价值观;在行为层面,满足需求,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产生行动。但由于“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中存在广告寓意表达空泛化、视觉表现红色化、形象传递农民化、广告与时代脱节缺乏时代感、形式单调缺乏与受众的互动等问题,导致它的效果并没有最大化的发挥出来。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传播对策,希望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出来,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首先,广告传播形式多样化,建立反馈机制、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其次,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进行有效地两级传播与多级传播。再次,改变说教味浓的传播模式,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最后,结合社区文化进行有效的组织传播,以创作出吸引广告受众的眼球甚至引发其内心情感共鸣的广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