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权外交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对华人权外交始于卡特执政时期。由于国际战略局势的改变,人权问题在克林顿政府执政时期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回顾初期中美人权外交历史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克林顿政府对华人权外交的深层次原因及实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美关系,从而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克林顿执政前美国的对华人权外交。该部分首先分析了中美人权问题的由来,继而论述了“六·四事件”后美国的对华人权外交。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克林顿执政前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特点。 第二部分,克林顿执政以来对华人权外交的演变。“六·四事件”和冷战的结束动摇了中美关系的战略基础。克林顿总统执政初期,人权在中美关系中居支配地位。这种强硬的对华政策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克林顿便把人权与台湾问题联系起来向中国施压。台湾危机的升级使美国政府猛醒。1996年春季后,美国政府的对华人权外交趋于务实。对话成为解决中美人权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三部分,通过论述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实质,从而对这一问题作出理论上的透视。克林顿政府对华人权外交首先反映了两国人权观的不同。借助人权外交对社会主义中国实行“和平演变”是克林顿政府对华实行人权外交的最根本动因。克林顿政府对华人权外交也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上有巨大的差异。意识形态的不同也是克林顿政府对华实行人权外交的原因之一。 在上述三部分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尽管美国向中国提出人权问题的理由和能力逐渐减弱,但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权问题仍将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借人权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不会奏效,只有对话才是解决中美人权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