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们从工程实践出发对颗粒体系构建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多管齐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于颗粒体系的宏观现象的解释,需要以多尺度、跨尺度、跨学科的思想打破固有的观念,采用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手段,从宏观、细观以及微观多角度结合展开对颗粒体系动态机理的探索。颗粒物质表现出不同于单纯的气、液、固物质的独特现象,颗粒体系因其构成形态的不同而表现出孑然不同的力学特性。颗粒体系从固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从工程实践出发对颗粒体系构建力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多管齐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于颗粒体系的宏观现象的解释,需要以多尺度、跨尺度、跨学科的思想打破固有的观念,采用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手段,从宏观、细观以及微观多角度结合展开对颗粒体系动态机理的探索。颗粒物质表现出不同于单纯的气、液、固物质的独特现象,颗粒体系因其构成形态的不同而表现出孑然不同的力学特性。颗粒体系从固相转换为液相的力学机理一直是一个寻而未果的难题,很多的现象单从表观去研究是很难给出一个合理解释的,至今仍然没有哪一种理论可以完整的、全面的叙述颗粒固相液相及两者之间相互转换的力学机制。力链是颗粒体系研究中细观尺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类似于土力学中土骨架的概念。力链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重要媒介,是微观尺度上各个颗粒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结构,它的演变直接影响颗粒体系的宏观力学特性。本文在对已有的颗粒物质研究和发展现状总结的基础上,设计线荷载作用下颗粒体系试验,使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力链上各颗粒的偏转角与配位数,颗粒体系位移场、应变场、接触力等信息进行分析,探索力链与力链网络演变过程,分析力链断裂破坏的因素。同时采用PFC-2D(Particle Flow Code 2D)软件对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了位移场、力链以及颗粒组构等信息,并对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讨论。将本文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查阅了国内外对颗粒物质力学性质研究的相关文献,对颗粒物质的研究进展,颗粒间接触力的测量技术以及力链的理论、试验、模拟等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详细地介绍;(2)简要介绍了DIC方法的发展、原理以及计算参数的选取对算法精度和计算速度的影响,最后叙述了基于该方法的颗粒间接触力测量原理以及在颗粒体系研究中的优势;(3)设计了颗粒体系受线荷载作用的压缩试验,介绍了试验中用到的主要设备,详细描述了试验准备、试验操作过程以及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4)开展了颗粒体系受线荷载作用的加载试验,获得大量试验数据,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分析获得颗粒体系变形信息。结合图像处理技术与编程手段实现颗粒单元法的程序化,能够获得颗粒体系在受载过程中的偏转角、配位数、位移场、应变场以及颗粒间接触力等信息,实现了对力链的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分析了力链与力链网络的动态演变,探讨了力链网络演变对颗粒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5)使用数值模拟软件PFC对颗粒体系受荷载作用的试验进行模拟,从位移、力链以及组构等三方面进行力链演变的探索。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施工中垂直运输机械布设是施工前期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对工程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机械选型布设而言,项目技术人员通常凭经验进行选择,容易忽略施工中起重能力、吊重能力、建筑高度、成本、附着位置、机械碰撞、后期拆除等因素影响,从而造成起重能力不足、覆盖盲区、附着位置选择困难、机械运行碰撞、难以拆除等问题。本文基于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机械选型布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一系列研究。本研究目的为
柔性混合电子是随着柔性电子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柔性电子,柔性混合电子将传统电子结构中预制的刚性或柔性功能材料/组件集成在柔性衬底上,从而产生传统硬质晶圆器件无法实现的柔性系统,已经在生物医疗、可穿戴设备、印刷射频天线、软体机器人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许多柔性混合电子制造需要多工艺、多设备组合进行,大部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有待提高,柔性混合电子的高效率、低成本、高自动化水平、快速制造和多层电路
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EAOPs)具有环境友好、处理性能高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其中,阳极是EAOPs的核心部件,相较于其它电极,形稳电极(DSA)具有高稳定性的活性涂层、电化学催化性能好和低成本等优点,已成为电化学水处理领域最佳选择之一。但DSA阳极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如Ti基底预处理过程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和电极使用寿命有待提高等。因此,研发一种环境友好的钛基底预处理方法,
陆路交通对国家中心城市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发挥关键的基础性作用。文章首先采用陆路交通可达性作为交通发展的表征指标,测度了国家中心城市的陆路交通可达性水平,然后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分析国家中心城市与36个节点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并结合城市空间格局对国家中心城市的陆路交通可达性及其对外经济联系强度进行比较。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地铁以其运量大、速度快、环保等巨大优势逐渐开始影响人们的生活。伴随地铁发展而带来的火灾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地铁位于地下,相对封闭且空间狭小,使得地铁火灾的发生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火灾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应更有效地阻止烟气地蔓延和及时排出烟气,进一步做好防排烟的设计优化问题,为人员疏散提供更多的可用疏散时间,减少人员伤亡的发生具有重要的
随着振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等技术在土木工程、轨道车辆、机械工程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通过在结构特定位置安装控制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动响应,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主动力矩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好、控制效果显著、控制精度高和适应性强等特点,现已大量应用于振动控制领域。高速列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非常复杂的动态行为。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证明,悬挂系
航空铝合金是飞机、火箭、飞船以及空间站等航空航天器的主体结构材料。航空铝合金结构件加工变形和表面完整性是其铣削加工瓶颈。而航空铝合金铣削是通过切削用量,材料力学性能,机床等多参数协同调控,来保证航空铝合金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尤其铣削力是决定材料去除和工件表面完整性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由于铣削力是工艺系统多参数耦合作用的结果,建立铣削力预测模型尤为重要和具有难度挑战。已有的铣削力模型大多数是在传统的
中国革命文化(亦称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明精神传承的重要一环。红色旅游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载体,既可以开发利用历史资源,又可以促进红色资源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国家大力推广红色旅游,针对红色旅游胜地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但是目前红色旅游设计过程中存在活力度较低、吸引力较小、设计缺乏创意等问题。为提升红色旅游地景观活力,使参与红色旅游的群体得到更
本课题以建筑类型学方法为切入点,将青岛近代建筑装饰艺术原型及其变异作为研究对象,从德租时期的青岛典型近代建筑的装饰艺术出发,研究其装饰艺术原型及尺度,并与德租之后日式风格近代建筑装饰艺术作对比,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演化规律。本文基于文献阅读法、实地调研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获取建筑装饰要素的形式与尺度,梳理出德租时期建筑与之后的日式风格建筑的装饰艺术特征与演化的特征,以期探索青岛近代历史建筑装饰
作为工业固体废弃物之首,我国粉煤灰产量逐年增加,预计2021年全国粉煤灰产量将达到8.5亿吨。大量堆滞的粉煤灰不仅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还会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粉煤灰的处理与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利用粉煤灰、矿粉等活性矿物掺合料制备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可以实现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可以节省水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然而,由于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存在活性效应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