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源保护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模式研究——以密云县河西小流域为例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水源保护区作为首都饮用水供给地,担负着保障首都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职责。水源保护区位于北京山区,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当地村庄由于水源保护问题一直未能发展,村庄环境脏乱差,污水任意排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乡村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针对水源保护区保护水源和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双重需求,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人为本,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措施来改善当地人居环境”的水源保护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新模式,并以北京市密云县河西小流域为例进行实践研究,根据人居环境的要素体系,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居住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当地人居环境现状,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提出小流域人居环境改善措施。研究表明,该模式可以显著提高小流域的村庄污水处理率,改善水质,涵养水源,有效控制人为污染,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有效提高土地的使用面积以及经济作物的产量,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该模式对北京水源保护区的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有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及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工业监视、控制、检测等领域的不断进步。近年来,作为一种工业通信手段,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