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问题匹配性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1994年至2010年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性为研究对象,从虚拟经济的内涵界定出发,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理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测度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综合评价函数,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匹配性程度进行测度,考察分析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实际的运行状况,及其相互影响机制,进而又通过构建虚拟经济系统、实体经济系统以及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的联合对匹配性指数三个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虚拟经济与实体匹配性指数的因素,并提供有效的政策与建议。文章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论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文献研究成果的梳理,界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机理及其两者相互影响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其次,论文根据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理论,根据数据可获得性与统计口径的一致性等原则,构建测度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两者的匹配性进行测度。最后,根据上述测度的匹配性指数,论文构建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别考察虚拟经济系统自变量集对匹配性指数的影响效应、实体经济系统自变量集对匹配性指数的影响效应以及联合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的自变量集对匹配性指数的影响效应。  根据上述基于综合评价函数的匹配性测度以及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的因素影响效应分析,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是我国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呈现出高度的相关性,两者呈现出协同变动效应,并且具有阶段性递增的趋势,但整体处于中度协调状态;其二是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对两系统的均衡匹配的影响效应都具有差异性;其三是对两者匹配性呈现出正向影响效应主要是我国虚拟经济发展过程,而对两者匹配性呈现出负向影响效应主要是实体经济发展结果。据此论文认为应从以下两个角度提高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匹配性:第一,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坚持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第二,继续促进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目前,占地球表面2%的城市地区的能源消耗量占到全球总能源消耗量的2/3。随着城市化发展和能源存量日益衰减,能源利用效率在城市可持续性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本文以紧凑城市为视角,结合紧凑城市内涵,从人口、经济、建筑、交通、功能混合等方面解析城市紧凑度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与实际路径。基于能源效率的SFA模型和紧凑度的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分别对245个地级以上城市样本的2001-2013年的能源效率和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