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消费者的法律界定与权益保护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保险行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演变,保险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与传统有形商品相比,保险产品与服务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使得消费者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弱势地位。在此背景之下,传统保险法上的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已经向普通消费者的身份转变。然而,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在处理保险纠纷之时仍然习惯于立足投保人的身份而适用《保险法》的相关规定,却鲜有以消费者权益为依据进行裁判的案例。尽管经过数次修订之后,我国现有的《保险法》已经日趋完善,但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最本源的身份仍然是消费者,因此,有必要回归保险消费者的消费者身份,并构建相应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为保险消费者提供系统而有效的保护。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之外,正文按照“保险消费者概念的缘起”—“保险消费者的法律界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保险消费者权利的现状与评析”—“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构建”的思路进行,由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了保险消费者概念的缘起。人类消费经历了由满足衣食住行的生存型消费向追求高层次的发展型消费,由有形商品交易向无物质形态的金融商品交易转化的过程。以保险为代表的金融商品的出现革新了人们对于商品的认识,金融消费迅速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保险消费者的概念应运而生,为保险领域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开辟了新的方向。第二部分厘清了保险消费者的概念。保险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围绕两方面展开,就保险消费者概念的内涵而言,鉴于保险消费的特殊性和保险交易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凡是为保险保障需要购买保险产品、接受保险服务的社会成员都统称为保险消费者,无论其消费是为获得保险保障还是兼具投资理财的目的,也无论其消费主体是自然人还是组织体。就保险消费者的外延而言,被保险人和受益人作为保险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和使用,与投保人一道成为保险消费者,受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第三部分阐述了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即消费者主权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公共利益理论。第四部分围绕保险消费者权利的现状进行评析。我国保险消费者的核心权利为保险消费自主选择权、保险消费知情权和保险消费公平交易权。具体而言,新保险法增加的不可抗辩条款、弃权和禁反言规则是对保险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完善。保险消费者的知情权集中体现为保险人的说明义务。此外,适用疑义利益解释规则和无效免责条款来对保险合同格式条款进行规制是保险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实现的保障。第五部分提出了构建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的路径和方法。建议采用制定《金融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路径来构建我国的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此外,宜引入适当性原则、冷静期制度和合理期待原则等相关制度,以加强对保险消费者的保护。
其他文献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服务型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注重消费者是否满意,以此努力提升企业自身的服务质量。然而,在服务过程中,
目的:观察吸入七氟烷对不同性别成年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和对海马神经元p-CREB1蛋白及其介导转录的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七氟烷对成年大鼠学习记忆损害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
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涉嫌违反证券交易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公司屡出不鲜,例如2009年9月9日,有新闻报道五粮液被调查涉嫌虚假披露。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投资者的关注。投资者
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起来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推动
探讨西药、中药、中西药结合针灸或穴位注射在治疗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胃轻瘫、神经原性膀胱、周围神经病变、情绪障碍、高血压、视网膜病变、末梢神经病变、并发带状疱疹
审计立法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程度的产物。人类社会前进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审计立法是社会上层建筑,属于生产关系的范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对立统一,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现阶段的重中之重。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同样也是有着庞大人口基数的大国,更是一
教育政策是公共权威部门有目的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分配教育利益的活动,其基本内涵体现为:教育政策是各种相互冲突的教育利益的协调,是价值负载的,是政策"文本"和政策过程的统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创新,陶瓷产品的造型与装饰设计发展到当今,无论是制作工艺上,还是表现技法上,都有着不同层面的进步与发展。陶瓷产
上海市快速路高架桥的建设经历近30 a,高架桥主体结构也从最初满足功能要求、节省造价为主的类型,发展到现在在满足功能前提下,更多地考虑施工快速、保护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