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某集中供热管网设计与运行优化研究

来源 :东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uya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建筑能耗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集中供热是目前建筑耗能里最具节能潜力的部分。通常在集中供热管网设计过程中,仅凭经验设计会使得管网前期投资增加,进而导致运行阶段存在水力失调的问题,难以满足管网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另外,运行调节过程中供热量和热负荷不匹配问题,使得水泵能耗过高,能源浪费严重。对集中供热管网进行管路设计优化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而管网的运行调节优化可以提高安全可靠性,提升供热品质,降低供热成本。因此,集中供热管网的设计运行调节优化对满足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春第三热电厂某集中供热管网为研究对象,对其设计与运行优化展开了相关研究。首先,对管网的工程信息汇总分析,并应用EPANET软件建立管网拓扑模型,对现有管网管路设计进行验证。以管网的年折算费用为目标函数,应用遗传算法构建了管网设计优化模型,对管网进行管路设计优化。对比分析采用不同变异概率、交叉概率、电价以及负荷率时对管径优化的影响规律及对整个优化数学模型求解结果的影响。对比结果显示:变异概率为0.1,交叉概率为0.4时,管网投资年折算费用最低为901.15万元,且优化了管路中存在问题的管段。通过电力价格的变化和管网负荷率的变化对管径优化的影响分析,验证了管网管路设计优化方案具有通用性。其次,结合网络图论和回路矩阵计算模型,建立了管网水力工况数学模型,采用MKP法对回路矩阵进行求解,并利用Hac Net软件校核该算法的准确性,由此对管网水力失调和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高管网水力稳定性的措施。本文采用python编程语言编写水力初调节模拟分析软件,该软件可实现智能寻优水力平衡,应用该软件对管网初调节分析优化,在水力初调节前,该供热管网的35个换热站,高达20个存在水力失调现象,经工程现场水力调节后,全部用户均达到水力平衡。再次,基于管网2019-2020采暖季的运行工况统计分析,结合水泵并联变频运行的综合效率和变负荷水泵节能运行策略,对管网采用质调节、量调节以及两阶段和三阶段的变流量质调节进行分析,绘制了管网流量、供回水温度及温差变化曲线;并以循环泵耗电量最小为目标,优化出四种不同运行调节方式下管网最佳调节方式。结果显示:管网采用三阶段变流量质调节的能耗最低,与质调节方式相比电耗节约46.9%。最后,在管网运行调节过程中,水泵采用不同变频运行调节方式时,水泵的效率、功率和能耗都有所不同。本文结合试验系统,分析水泵在不同变频模式下以及不同管网负荷率下,随着频率的变化,水泵装置的功率及效率的变化情况,分析得出同步变频运行模式优于异步变频与定变结合模式。
其他文献
生物质的含水量较高,在直燃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湿烟气,但由于低温腐蚀等原因,目前,这部分烟气排烟温度大多在120℃以上,只有少部分燃煤电站设置低温省煤器将排烟温度降至90℃左右,浪费了大量的余热,尤其是其中的潜热。通过冷凝换热设备回收这部分潜热,降低排烟温度,可有效的提高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利用率。本文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单管管外含湿烟气的冷凝换热特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东北地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化石能源消耗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发电发展迅猛,但新能源发电存在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给并网消纳带来了难题。目前,热电厂通过配置储热罐进行灵活调峰、解决消纳问题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储热罐储热、放热过程的效率大小,将直接影响机组分担热负荷的程度,即火电调峰的程度,进而影响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基于增大储热罐效率的目的,本文对影响储热罐的因素
多孔介质流体流动广泛涉及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一直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为多孔介质内部结构复杂,在多孔介质-自由流复合通道内的界面附近存在复杂的热质交换行为。并且,由于多孔介质内及通道内界面处的传热模型和热边界条件并不统一,因此对通道内模型及界面条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局部非热平衡(LTNE)模型对多孔介质-自由流复合通道内流体的强迫流动传热特性进行研究,特别研究了不同热流边界条件
换热器作为工业生产领域中关键的节能设备之一,在热量的回收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然水是热力工程中最易获得且成本最低的传热工质,但其中普遍含有多种溶解无机盐及其他杂质。工质与换热表面发生热量交换时,具有反常溶解性的无机盐易在换热表面上沉积导致换热表面结垢。结垢表面具有更高的传热过程热阻,工质流动阻力也因此增加,其在恶化换热设备传热性能的同时亦加剧了工质输运设备的能耗。因此,针对换热设备结垢
微通道换热器因其结构简单,易于封装且具有高效的换热能力等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器材和微机电子等诸多领域。但是,随着微电子器件在有限体积内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其热负荷对换热设备提出了新的考验。简单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已经难以满足其散热需求,因此,亟需设计出换热性能更优的微通道以解决当今的芯片散热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布置有新型类卵形肋柱的微通道换热器(microchannel with oval
储热技术是未来协调能源供需平衡、解决可再生能源时空不匹配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在众多储热技术中,填充床储热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换热面积大、传热性能好、设备需求低等优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填充床储热的性能因减少了成本消耗、避免了时间浪费而成为近年来研究工作的主流和焦点。综上,本文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构建封装球形相变胶囊的填充床储热装置的物理模型。基于Schumann模型,考虑球形相变胶囊和
换热器的颗粒污垢积聚会引发燃料消耗,导致流动阻力和维护成本支出增加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应对换热设备颗粒污垢的方法仍然十分有限。改性表面技术的发展为抑制换热设备颗粒污垢的积聚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尺寸为(30×30×0.2)mm3的316不锈钢试样上制备Ni-P-TiO_2复合纳米改性表面,并对该表面的表面性能进行分析。在室温下,通过在冷却水中加入粒径为50nm、浓度为1g/L的M
煤炭作为我国储藏丰富的常规化石燃料,其消费总量的50%以上被用来燃烧发电。碳烟被定义为煤、石油等碳氢燃料热解或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碳质颗粒,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和工业生产具有很大影响。超细碳烟颗粒可深入到肺中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另外,碳烟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仅次于二氧化碳,燃烧设备中碳烟的存在对其热效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对碳烟的生成过程以及影响碳烟生成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降低碳烟排放,提高燃烧设备燃烧
污垢的积聚严重影响着换热设备的传热效率,甚至堵塞或爆裂管道,也正由于其对工业生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巨大影响,所以污垢积聚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准确检测污垢,是污垢抑制和清除的前提。周向导波具有对径向厚度变化敏感、应用便捷并且检测高效的优点,利用周向导波对管道内污垢厚度进行检测具有较好的前景。由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模拟仿真、检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周向导波对换热管污垢检测展开了相关研究
潜热本身的高能量密度与其较好的操控性成为了储热研究的焦点,但也由于传统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的低导热系数,在实际应用中更是困难重重。多孔介质(Porous Media)具有特殊的网格化结构,泡沫金属(Foam Metal)作为一种骨架特殊的多孔介质,主要用途为强化传热,因此在辅助PCM提高导热率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泡沫金属的内部构造复杂且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