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为外国侵略者所窥视,因此东北地区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乌苏里江以东及黑龙江中、下游的大片领土被沙俄强占了,打破了边疆的稳定局面。追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俄国的侵略野心及其实力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一地区的落后、闭塞。而造成这一地区落后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旨在从清政府在这一地区所实行的贡貂与赏乌林制度这一角度来进行探索其原因。文章具体介绍了此项制度,初步探讨了此项制度的影响,希望能从对制度的了解中窥见清王朝在这一地区治政的得失。贡貂赏乌林制度是清代对东北地区周边一些民族实行的一项特殊的税收政策,他把纳贡与回赏财物结合起来,意图通过此优惠政策的实行来达到抚绥远民,稳固边疆的目的。此制度实行初期作用是积极的,但因为它未能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化,最终这一地区被沙俄侵占。以史为鉴,对某一地区某些民族采取何种政策进行统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贡貂与赏乌林制度进行了具体阐述,利用了大量的档案资料及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具体内容包括:此项制度的形成;对于纳贡的相关规定;清政府的回赏等。并且初步探讨了此项制度对东北边疆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