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造就了碑帖长达千年的收藏历史。本研究从碑和帖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指出了碑与帖在功用、文字内容、书体、形制、上石之法以及刻法上的区别和联系,将研究重点放在了碑帖拓本的收藏上,分析了碑帖拓本的概念与分类,指出了碑帖拓本在传拓技艺、书法、史料、文学和文字学等方面的独特价值。文章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分析了其收藏的形式,概括了不同收藏形式的特点。根据收藏实践活动,总结了碑帖拓本收集的标准和来源。接着介绍了碑帖拓本的入藏及保管,入藏包括对拓本的修补、加盖印记、撰写题记和编目。对碑帖拓本的保管分为拓本的陈列、防止人为及自然等因素对拓本的损伤。最后指出了目前碑帖收藏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对古碑帖拓本的保护力度,开展对民间、海外碑帖拓本的征集工作,制定统一的著录标准,加强对馆藏碑帖拓本的整理,提高碑帖拓本的利用率,建立、规范碑帖拓本收藏市场,编制国内外碑帖拓本联合目录,“原生性”和“再生性”双重保护等解决思路。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主要做了以下独创性的工作:构建了碑帖拓本收藏的完整体系,提出由收集到入藏,由入藏再到保管的完整工作流程,文中注重对历史文献的分析,总结其特点和规律,梳理了各环节的发展历史;合理划分了碑帖拓本收藏的形式,总结了不同收藏形式的特点,注重对海外收藏的研究,明确了碑帖拓本收集的标准,独立总结了碑帖拓本收集的来源;针对当今社会碑帖拓本收藏的现状,分析了收藏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对目前碑帖拓本的收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这也是本研究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