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肉羊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养羊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从而使得养羊业快速发展,因而对饲草有了更高的要求,导致饲草种类以及利用方式多样化,但草产业与传统养殖业之间还未达到协同发展,一些新型牧草及产品在畜牧生产过程中的饲用理论及配套技术还不完善。青贮型饲粮营养损失少、动物适口性好、可长期保存,是优质的粗饲料来源,研究其育肥肉羊对其健康及对胃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意义重大。本试验的开展,旨在探索青贮饲料对胃肠道微生态及健康性能的影响,为新型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基于此,本论文设计以下4方面研究内容:(1)青贮型饲粮饲喂不同月龄肉羊的瘤胃微生态研究;(2)青贮型饲粮饲喂肉羊的瘤胃微生物适应性研究;(3)青贮型饲粮育肥肉羊的胃肠道微生态及组织形态;(4)青贮型饲粮饲喂肉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3月龄和15月龄杜泊羊在饲喂甜高粱青贮时的瘤胃微生物区系以及测定瘤胃微生物代谢参数。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杜泊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3月龄组显著高于15月龄组(P<0.05);瘤胃细菌组成在门的水平上,3月龄组优势菌群为Bacteroidetes、Firmicutes和Verrucomicrobia,分别占到总菌的61.13%、28.82%和2.83%,而15月龄组优势菌群为Bacteroidetes、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分别占到总菌的52.89%,34.46%和3.67%;在属的水平上3月龄组优势菌为Prevotella 1、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分别占到总菌的27.31%、3.54%、2.06%,而15月龄组优势菌为Prevotella 1、Lachnospiraceae XPB1014 group、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分别占到总菌的23.64%、3.78%、2.59%;3月龄组瘤胃Ruminococcus1、Ruminococcaceae UCG-014、Lachnospiraceae NK4A136 group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15月龄组(P<0.05);不同月龄杜泊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氨氮和pH并未产生显著差异(P>0.05)。甜高粱青贮作为肉羊育肥饲料,饲喂不同月龄肉羊时虽然瘤胃微生物区系不同,但对其瘤胃发酵参数无显著影响,表明其可用于生长期肉羊育肥饲料。(2)研究不同肉羊品种在适应不同青贮饲粮的过程中,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采集了不同肉羊品种在适应青贮饲粮0、7、30天时晨饲前瘤胃液,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存在显著的肉羊品种、青贮种类及饲喂阶段的效应(P<0.05)。在门水平,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在不同适应阶段,杜泊羊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饲喂青贮30天最高),而小尾寒羊变化趋势不同(玉米青贮组30天时最高,而甜高粱青贮组在7天时最高)。在属的水平,两种羊瘤胃Prevotella在饲喂7天试验饲粮后,玉米青贮组表达量显著高于甜高粱青贮组。小尾寒羊玉米组瘤胃RC9_gut_group随着适应期的延长表达量显著降低,而Succiniclasticum的表达量则升高,而杜泊羊该细菌并无显著变化。玉米青贮组(小尾寒羊和杜泊羊)的Butyrivibrio相对表达量随着适应期的延长而升高,而Ruminococcus表达量则随着适应期的延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饲喂甜高粱青贮时,表达量先增高后降低,而饲喂玉米青贮时,表达量增加)。综上,玉米青贮较甜高粱青贮显著影响肉羊的瘤胃稳态,且杜泊羊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3)研究饲喂甜高粱青贮和玉米青贮90天对肉羊胃肠道微生物及代谢参数和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甜高粱青贮有更高比例的纤维型碳水化合物,更适宜纤维菌的生长,使得瘤胃液相纤维分解菌(Fibrobacter succinogenes和Rumincoccus flavefaciens)甜高粱青贮组高于玉米青贮组。甜高粱青贮组瘤胃和网胃内容物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高于玉米青贮组,在盲肠则相反。甜高粱青贮组前胃颜色较浅,瘤胃乳头宽度较大、十二指肠和盲肠肌层厚度较大,且小尾寒羊十二指肠及空肠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V/C)显著大于杜泊羊(P<0.05)。总之,长期饲喂甜高粱及玉米青贮,未对肉羊胃肠道形态及内环境参数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且甜高粱青贮组前胃的角质化程度较低,表明其更有利于肉羊的健康。(4)为研究不同青贮饲粮饲喂肉羊的安全性,采集血液检测在饲喂30天、60天和90天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组的血清T-CHO含量在试验结束时较高,且杜泊羊玉米青贮组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P<0.05);血清BHAH含量在试验第90天时处理效应显著,甜高粱青贮组显著低于玉米青贮组,甜高粱青贮组的血清GOT活性显著低于玉米青贮组(P<0.05),且小尾寒羊甜高粱青贮组在3个试验时间点均存在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但小尾寒羊玉米青贮组后期显著高于前期;各组血清AKP活性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呈现直线增加的趋势,且小尾寒羊玉米青贮组试验后期显著高于前期(P<0.05);甜高粱青贮组血清SOD活性随着饲喂时间的增长显著增加,而玉米青贮组则无显著变化,且杜泊羊甜高粱青贮组的血清T-AOC亦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综上,青贮饲粮长期饲喂肉羊存在安全风险,与玉米青贮相比,甜高粱青贮有利于肉羊健康,降低安全风险。综上,甜高粱青贮饲喂不同月龄肉羊时虽然瘤胃微生物区系不同,但对其发酵参数无显著影响。不同肉羊品种对青贮饲粮的适应性不同,杜泊羊更耐粗饲料,在长期饲喂甜高粱及玉米青贮时,未对肉羊胃肠道形态及内环境参数产生显著的负面效应,且甜高粱青贮组前胃的角质化程度较低,青贮饲粮长期饲喂肉羊存在安全风险,与玉米青贮相比,甜高粱青贮有利于肉羊健康,降低饲用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