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努力培育拥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一流的国有企业必然需要一流的公司经营和治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更是迫切需要提高质量。内部审计的质量有较多的影响因素,诸如机构设置、专业胜任能力、独立性、审计方法等。但目前还达不到各相关主体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没有完全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详细探究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提供可以参考和借鉴的建议。本文首先指出国有企业的定义,明确文章研究的主体。接着论述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理论,重点以质量控制理论和系统论为写作的理论依据。再对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系统进行描述,分析国有企业内审质量控制的意义。然后指出在质量控制理论和系统论的理论指导下,在国有企业内审质量控制过程中需要涉及各个主体和各个阶段,引出《审计质量框架》对国有企业内审质量控制的可借鉴性,并对《审计质量框架》做简要介绍;然后,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参照《审计质量框架》,将内部审计质量目标分解为投入、过程、产出、各环节之间关键的相互作用和环境五要素,并以此框架中的五要素为基础,构建满足中国国有企业现实需求的内审质量控制体系。接着,进行案例研究,分析得出其中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结合上文设计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罗列该企业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应有的改进措施及优化建议。本文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设计体系并加以运用来体现本文构建的国有企业内审质量控制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