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二维层状磷化物热电性能的理论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f1986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通过热电技术将热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缓解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热电技术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近年以来,科研工作者们为提高材料的热电性能开展了大量工作。人们发现将热电材料纳米化后,由于量子限域效应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材料的热电转换性能。石墨烯的成功剥离为二维热电器件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机遇。在此之后,二维单层材料成为热点之一。作为新兴二维材料,黑磷烯拥有较好的热电品质因子,却因其化学不稳定而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由于拥有优异的电子性能和稳定的晶体结构,二维单层磷化物受到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本论文中,我们围绕该体系开展了以下工作:1、采用第一性原理结合玻尔兹曼输运方程的理论计算方法,我们研究了单层磷化硅和磷化锗的热电性能。结果表明单层磷化硅和磷化锗的声子和载流子输运特性都呈明显的各向异性,相比于xx晶格方向,yy晶格方向具有更高的热导率和电导率。沿xx晶格方向,单层磷化硅的室温晶格热导率约为11.05 W/m K,单层磷化锗的室温晶格热导率约为9.48 W/m K。与各向异性的电导率和热导率不同,单层磷化硅和磷化锗的塞贝克系数几乎是各向同性的,室温下,n型和p型掺杂的单层磷化硅(磷化锗)塞贝克系数峰值接近2.9 m V/K(2.5 m V/K)。最后,我们使用形变势理论预估单层磷化硅和磷化锗的电子弛豫时间并对其热电品质因子进行预测。在700 K时,n型掺杂的单层磷化硅和磷化锗的最大热电品质因子分别可达0.76和0.78。这些结果表明单层磷化硅和磷化锗具有较为优异的热电性能,并为以后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2、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与玻尔兹曼输运方程,我们对单层三磷化铟的热电性能也进行了研究。室温下,单层三磷化铟的平均晶格热导率为0.63 W/m K,此值可以与经典热电材料相比拟。如此弱的声子传输性能主要源于其较小的群速度和较强的声子-声子散射(包括散射幅度和散射通道)。与几乎各向同性的声子输运性能不同,单层三磷化铟的电子电导率和电子热导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行为。同时,由于大的能带带隙和电子电导率的急剧增加,单层三磷化铟具有极高的塞贝克系数。基于形变势理论预估的电子弛豫时间,我们发现沿着扶手形和锯齿形方向,单层三磷化铟的室温热电品质因子分别高达2.06(p型掺杂)和0.61(n型掺杂)。这些结果从理论上证明单层三磷化铟具有极为优异的热电性能,是设计和构造光伏—热电复合多功能器件的理想材料。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趋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金融市场日益繁荣。在人口老龄化和新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少儿人口占比下降、老年人口占比上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技能大赛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技能
板栗为壳叶科栗属坚果类植物,皮硬水少,列为干果.板栗在贮藏中常出现生虫、发芽、霉烂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商品质量.要解决板栗贮藏中出现的上述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目的:通过观察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嵌段共聚[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p(3HB-co-3HH)]对犬骨髓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索p(3HB-co-3HH)作为组织
本文分析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必要性,针对新时期岗前培训工作存在的几个不足,提出提高认识,加强岗前培训管理,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完善考核机制的几点建议。
1 临床病例自诉发烧体温 37 ℃以上的患者,男性 730 例,女性 370 例.年龄最大 81 岁,最小 14 岁,平均年龄 35 岁.外地来京务工人员 880 人,军队干部及家属 70 人,本市居民 25
1.1 对象随机选取1998年7月~11月入住产科的100例临产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