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审批是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治理工具之一。我国现有100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审批做出了规定,这些规定涉及国防、外交、公安、经济、城市管理、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是一个庞大的制度体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原有的行政审批制度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十分重视,不停地进行探索,各地也先后实施了各项改革举措,但要真正使我国的行政审批制度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需要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可是一部法律并不能解决所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问题,况且目前的改革力度还不够,大多还停留在浅层次上,效率和质量都不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虑,本文剖析了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文章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行政审批制度的相关概念。引述了理论界对行政审批涵义的不同理解,存在的形式,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了行政审批制度的功能,简述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历史,力求在理论上对行政审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部分,从政府失灵的角度入手,分析了现行行政审批制度的弊端及其原因。指出我国的行政审批缺乏法律依据和完善的监督机制,种类过多、范围过宽,制度不透明,自由裁量权过大,不仅阻碍了市场经济发展,而且增加了社会总成本,容易产生腐败现象。之所以存在这些弊端,既有旧体制的惯性、政府利益驱动的影响,又有体制落后、政府职能未转变等因素。第三部分,提出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路。首先,树立有限政府与有效政府的行政理念;其次,推进与行政审批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的建设;再次,建立审批责任追究制度;最后,创新监管手段,注重事前审批与事后监管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