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主性视野下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路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ancy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提出,使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当前中国共产党人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否实现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自主性理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存在着内在契合。国家自主性理论对当下我国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启示。文章首先对“国家治理”这一概念历史演进的过程进行梳理,指出国家治理是在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的基础上的升华与扬弃,同时强调中国国家治理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明显不同于西方普遍的现代化进程。通过评析学界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概念的界定,试图从本质属性、涉及领域和具体内容等方面重新阐释这一概念。其次,介绍国家自主性理论的学术流变史,梳理出国家自主性的基本内容。目前国家自主性理论尚未完善,普遍认为其源自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相对自主性”思想,中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出发,发展和完善了国家自主性理论。再次,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分析我国国家治理的现状,指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的优势和问题。我国国家治理具有延续性,同时兼容并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相适应。优势明显,问题也不容小觑,如治理法治化程度低;治理的效能释放不充分;国家自主性权力的结构失衡;既得利益集团影响政府决策现象出现;国家治理制度体系不完善;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导致治理程度低。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延缓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针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国家自主性理论指导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提出以下措施以供参考:第一,抑制专断性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第二,增强基础性权力,充分释放管理国家的效能;第三,建设“中性国家”,超越集团利益,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第四,保持国家自主性的权威性、有效性,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第五,强化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加强执政党建设,科学执政;第六,培育现代公民社会。
其他文献
新常态日益变为经济生活的常态,从习近平主席首次以国家领导人的高度提出,到现在国内外对新常态的认知已经越来越充分和清晰,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
本文通过对坯布、纸质、白色无纺布材料在立体裁剪中的使用研究与分析,提出如何改进使用材料的方法,探索了白色无纺布面料在服装立体裁剪中的适用性,研究结论对服装设计者具
2013年年末我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劳教制度被彻底废除,自此劳教制度从我国制度体系中退出,我国进入了“后劳教时代”。原属于被劳教的对象的去留以及处置手段受到了充分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