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SK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一种威胁人体健康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冠心病与多种遗传因素有关,尤其是参与脂代谢的多个基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因为血脂紊乱是导致冠心病发生发展病理演变的必要前提。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西布曲明9a型(por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9,PCSK9)是新近发现的涉及常染色体显性高胆固醇血症(Autosomal-dominant hypercholesterolemia,ADH)的第三个基因。ADH以高血浆LDL水平为主要特点,被认为是冠心病的风险因子。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研究与疾病表型相关的序列变异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主要课题。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第三代遗传标记,具有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在群体水平上系统地筛查鉴定SNP,特别是编码区和基因调控区的SNP,并通过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有可能获得与疾病相关联的SNP位点或单倍型。这对于阐明某些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通过对中国四川地区汉族CAD患者和正常个体中PCSK9基因已知SNP的研究,比较它在CAD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中的分布、与血脂水平的关系、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以及预后情况,以期揭示PCSK9基因与脂代谢紊乱及冠心病的关系,并阐明其在冠心病发生、发展、预后中的作用。首先,我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研究了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中184例正常人和212例CAD患者PCSK9基因的已知SNP位点E670G(23968A>G)的分布频率,并初步探讨了它与脂代谢及冠心病的关系。其后,用PCR-RFLP方法进行分析,通过测序进行验证。然后,对该SNP与脂代谢和CAD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对已知SNP位点(E670G)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四川地区汉族健康人群中该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4.3%(23968A)和5.7%(23968G),而CAD患者组中分别为87.7%(23968A)和12.3%(23968G);根据国外文献报道,在北美CAD患者人群中,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4.4%(23968A)和5.6%(23968G);而在德国CAD患者人群中,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4.2%(23968A)和5.8%(23968G);经统计学分析,中国四川地区汉族人群CAD患者与欧美CAD患者人群相比,该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明显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方面相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国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中,CAD患者间该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较健康人群明显升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基因型频率分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AD患者组中AA和GG基因组之间TG、CHOL、LDL-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A和AG基因组之间TG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患者组中AG基因型的冠脉病变支数、出院后心血管事件与AA基因型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G基因组住院年龄最小,与AA基因型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粉防己碱合用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大鼠生物学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建立帕金森病大鼠动物模型,观察粉防己碱合用谷胱甘肽对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定向注射6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对其男性伴侣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  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科学引文索引、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期刊网全文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法.在我们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生活育人,实践育人,在经历中促进生命的成长,本文以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策略及应用要求,以及为推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本文探讨了低强度超声波对骨折愈合影响。本研究制备了48只成年新西兰兔股骨中段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模型,并将实验兔随机分为A、B两个组。A组为实验组,对骨折处应用强度为30mW/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