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分析临床医学生学习成绩社会心理因素,探索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作用机制,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及制定新时期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质性研究方法收集临床医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将收集到的影响因素按李克特5级计分形式编制成问卷,经多次预试及反复修订,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经多阶段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学习成绩主要影响因素。加入社会人口特征资料、学习成绩调查题项,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另一部分学生进行正式调查,选用单因素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对资料进行处理,了解不同社会人口特征学生成绩影响因素的差异及各影响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用AMOS软件经Bootstrap法分析影响因素间中介效应,建立学习成绩及成绩影响因素间结构方程模型,从整体上了解各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探索各因素的作用途径及中介效应机制,评价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质性研究共收集到67个高频影响因素,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出8个学习成绩主要影响因子,分别命名为: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身心健康、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娱乐睡眠、饮食生活及课程任务。不同年级、政治面貌、生源地、是否担任学生职务及家庭经济情况不同的学生成绩影响因素不同,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生成绩影响因素没有差异。成绩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城镇学生学习成绩高于农村学生、班干部学习成绩高于非班干部、党员学习成绩高于非党员;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口特征资料对学习成绩没有影响,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身心健康、学习方法是学习成绩主要影响因素,从OR值可以看出,对学习成绩等级分类影响最大的因子为非智力因素,OR值分别为0.16、0.43;其次为学习方法,OR分别为0.34、0.44;身心健康OR值为0.57、0.75;智力因素OR值为0.57、0.82。从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看出,在智力因素、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的作用中,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起双中介效应作用。结构方程模型不仅可得出前文相似的中介效应机制,同时还可以得到各潜变量对学习成绩的标准化效应分解值: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有直接正面效应,效应系数为0.670;智力因素、身心健康、学习环境、娱乐睡眠起间接效应,效应系数分别为0.635、0.163、0.129、0.115;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同时存在直接效应及间接效应,效应系数分别为0.307、0.324。【结论】1、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是学习成绩主要影响因素;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也有较大影响,这可能与临床医学生特殊性有关,但有待进一步实证支持。不同社会人口特征学生成绩影响因素不同,成绩影响因素彼此相关,相互影响;改善学生学习成绩,应从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多方面联合入手;2、相对单因素分析而言,多元回归可分析多个自变量与应变量的关系,应用较广泛。单因素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单因素分析没有差异的变量也可能进入多元回归方程,故在实际应用中不建议把单因素分析作为多元回归分析变量筛选的条件;3、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分析多个自变量对应变量的影响,中介效应分析可探讨各因素间作用机制,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由于因素间往往存在多方面的联系,常常将两者综合运用;4、与传统多元统计方法相比,结构方程不仅可对多个因素同时进行分析,还可用于检验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制及中介效应,从整体上对各因素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进行评价,保证分析结果的完整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