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复杂的词类之一,它的语义模糊不清,用法也复杂多变,近义词繁多,多义词庞杂。在国际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常发现,留学生学习汉语副词时会出现副词语义语用的分析问题,这导致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容易出现错误。对泰国学生来说,汉语中副词的用法比泰语要复杂。因为汉语中有许多语义相近的副词,这就导致汉泰语言中的副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副词的过程中会出现难以掌握的问题,学生使用时会经常出现错句比较多的情况。本文对泰国学生使用汉语常见副词的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考察与分析,从而加深了解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次研究的参考标准和范围是《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首先我们通过收集到的语料总结出泰国学生的主要偏误类型,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对126名泰国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归纳出学生经常出现的汉语副词偏误。最后,我们再运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的方法,分析从收集到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的数据,从而对汉语中常见的副词偏误类型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分析我们的调查问卷考察和分析可以发现,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副词的过程中,“都”“再”的错误率最高。通过对比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可以将偏误类型大体分为四类:遗漏、误加、误代和错序。在这四种类型中,误代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是遗漏。最后,我们通过汉语常见副词的四种偏误类型,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偏误产生的原因,即母语负迁移、汉语副词的自身难度、学习环境作用和学习策略作用。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和建议,希望这次研究结果及教学对策能够为泰国汉语副词的教学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