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中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df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屯堡文化是贵州独特的汉族亚文化,汪公信仰屯堡人非常重要的地方信仰。作为地方神的汪公,其从人到神,从“土贼”到“忠烈汪王”的历史过程,清晰地显示了这一信仰的国家建构,其背后的机理和目的,正是国家倡导的“价值观”,通过神性的普照而实现对地方社会的统摄。汪华出生在隋末的徽州地区,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为保境安民,汪华建立吴国,称吴王。后李世民统一天下,汪华归唐。在汪华去世后,民间对其进行祭祀,但却并未得到国家的认可。不仅如此,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五》甚至称汪华为“贼帅”。一直到南宋因罗愿所撰《新安志》,汪华的形象才得到了颠覆性的重塑,汪华也逐渐被国家所接受,成为一个“正统化”的地方神祗。而在汪华从人到神的过程中,国家和汪氏宗族是两股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明朝时,汪公信仰随着大量从江南地区移入贵州的军士家庭及后移民被移入到了贵州,成为构建屯堡社会的力量之一。黔中汪公信仰,首先应源于明初调北征南的战争性质与汪公神圣性内涵的一致性。汪公信仰以汪公庙为载体,与其他重要宗教场所的兴建一道,不但一起参与了城市精神高地的构建,而且作为国家与军事移民社会关系中的黏合性因素,以其国家再次赋予的神圣光辉,引领了一个新兴城市建构中的国家化进程。与一般情况下村庄庙宇由当地居民修建机理不同,明洪武年间,大量坛宫庙宇建于普定卫、平坝卫、安庄卫所辖屯堡村寨之中,成为村庄社会形成的精神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吉昌村的汪公信仰活动中的作用经历了一个从禁止到默许,再到共谋的过程。进入21世纪,屯堡文化迅速转变为一种稀缺的文化资源,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资本,其地位也就随之急剧上升。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对汪公信仰的认同从历史上的“价值观”逻辑转变为“资本”逻辑。但是就村庄生活而言,汪公是屯堡社区的“地方神”,守护着屯堡人的精神生活和行为底线,维持着屯堡社区公共秩序。吉昌汪公会作为基层权威组织在社区日常生活的显赫地位,发挥着对村庄的统合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企业信息化发展,加油站管理也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利用加油站站级系统数据抓取软件,实现了加油站基础数据的实时获取,在规范生产、提高效率、细化市场、定位客户等
在系统分析研究本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再结合相邻生产矿井瓦斯资料,讨论平顶山煤田东段深部矿区二1煤煤层气赋存规律。分别从煤岩成分、变质作用、埋藏深度、岩浆热作用、地
城步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邵阳市辖县,已沉淀上千年的苗族文化,自古有千年苗疆之称。城步苗绣是湖湘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目的 研究儿童急性白血病染色体畸变所形成的融合基因与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重巢式RT-PCR方法检测儿童AL的融合基因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免疫表型、
“祝福”系鲁迅笔下极富绍兴地方特色的一项年终祭祖仪式,绍兴民众普遍将其称为“请大菩萨”或者“作福”,每年腊月廿四至除夕之间在住宅中的厅堂展演。“祝福”自有相关史料
净土宗是当代越南群众信仰的主流宗派,根据净土宗的经典文献,以及世俗民众的心理创新了当代净土法门的弘法度生,启发了普及性。由此可以说,净土法门是巧合各种修习的方式,并
在过去几十年中,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主要基于电厂锅炉运行所积累的经验以及一些小规模试验装置所测得的数据,这些经验和数据有极大的局限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燃烧
证券化的债权通过债权与证券的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债权的流通,证券债权的流通规则已经相对比较完善。而记名债权的让与虽然有很长的历史,但相关的制度和规则却还没有发展
目的:探索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东亚地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和CBM数据库,收集东亚地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使用
岩土工程实录即岩土工程典型案例的价值主要在于三方面:一是成功的典范,失败的警示;二是一比一的科学实验,因计算不可能精确,唯有原型实测才能定量;三是新概念、新方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