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芪曲代茶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胰岛素抵抗(痰湿内阻型)在改善肝功能、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将80例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0.5g/次联合水飞蓟宾胶囊3粒/次,日三次餐后口服。中药组采用芪曲代茶饮(黄芪15g,红曲10g,泽泻15g,山楂15g),沸水冲泡代茶饮。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研究期间嘱两组患者均低脂低盐低糖饮食,禁烟酒,增加适量有氧运动。研究结束后观测两组病例临床综合疗效、中医症候疗效评价与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体质指数(BMI)、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血脂[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脏B超的变化,并作出评价分析。结果:1.临床综合疗效评价: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2.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体质指数统计分析:中药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质指数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体质指数之间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其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指数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中医疗效评价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统计分析:中药组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之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优于对照组。4.肝功、血脂及彩超分度疗效评价:中药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肝功能、血脂及从彩超分度三方面,总有效率分别为86.8%、60.0%,92.1%、76.9%,84.2%、61.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在此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肝功能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ALT、AST、GGT之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后ALT、AST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GGT之间则有统计学差异(P<0.05)。6.血脂的统计分析:中药组治疗前后TC、TG、LDL-C之间均有显著统计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LDL-C在治疗前后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中药组在改善TC、TG、LDL-C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于对照组。结论:1芪曲代茶饮可显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胰岛素抵抗的的肝功(ALT、AST、GGT)及血脂(TC、TG、LDL-C)水平。2芪曲代茶饮可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胰岛素抵抗之中医症状及体征(痰湿内阻型)。3芪曲代茶饮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并胰岛素抵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与体质指数(B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