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天津市染化行业联苯胺作业人群历史前瞻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该作业人群职业性膀胱癌的发病、死亡特点和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制定和开展职业性膀胱癌的医学监护及加强职业性膀胱癌的预防、治疗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历史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收集1165名天津市染化行业联苯胺作业人员膀胱癌的发病、死亡情况及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分析联苯胺作业人群膀胱癌及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情况和分布特点,并分析膀胱癌发病与接触联苯胺工龄、浓度的剂量反应关系;对确诊的膀胱癌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描述膀胱癌病例的潜隐期、发病年龄、死亡年龄、确诊后的存活时间、复发、死亡原因构成等分布情况,同时描述全死因和恶性肿瘤死因的构成情况。结果:1.截至2012年,天津市染化行业联苯胺作业人群1165人,共发生膀胱癌104例,高于天津市普通居民50倍。接触联苯胺的工龄、接触联苯胺浓度和吸烟均为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并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工龄为1-4年、5-9年、10年~者发生膀胱癌RR值分别为1.0、1.9和2.7,接触低、中、高浓度联苯胺者发生膀胱癌的RR值分别为1.0、2.7和8.9。吸烟组膀胱癌发病率高于不吸烟组,RR为2.2。联苯胺制造组膀胱癌发病率高于联苯胺使用组膀胱癌发病率,其中以制造组的压淋工膀胱癌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制造组的转位工、使用组的配料工等。2.有明确死因的276例男性联苯胺作业人群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43.48%、脑血管病23.91%、心脏病19.20%。120例因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前四位死因顺位为肺癌27.5%、膀胱癌25.0%、肝癌17.5%、胃癌8.3%。明确死亡原因的59例膀胱癌患者中,因膀胱癌恶化、转移死亡占50.85%。1965~2012年天津市男性联苯胺作业人群全部恶性肿瘤死亡危险是我国市级男性标准人群1.64倍,因膀胱癌死亡危险是我国男性膀胱癌死亡专率的41.65倍。3.104例膀胱癌病例平均潜隐期为(31.4±11.0)年,平均发病年龄(59.57±11.32)岁,吸烟组发病年龄较不吸烟组小4年,死亡年龄中位数为69岁,联苯胺制造组膀胱癌患者的平均潜隐期较联苯胺使用组平均短5.36年。确诊的膀胱癌患者复发率为33.7%,复发次数最高为3次。4.膀胱癌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超过40年。同是T2病理分期的职业性膀胱癌生存率高于一般人群,81例有明确病理诊断结果的膀胱癌病例中,膀胱移形细胞癌占71.6%。临床分期Ta、T1、T1-2、T2膀胱癌病例组(47例)的累计生存率高于T2-T3、T3、T4膀胱癌病例组(20例);35~59岁发病年龄组膀胱癌病例(56例)生存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上发病年龄组;经腹手术的膀胱癌病例(35例)生存率高于采用其他治疗方法的膀胱癌病例(45例)。经COX回归分析,发病年龄是膀胱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职业接触联苯胺和吸烟是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天津市染化行业男性联苯胺作业人群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膀胱癌死因顺位较一般人群提前,全死因构成中以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最大,恶性肿瘤死亡危险高于一般人群。职业性膀胱癌初诊发病年龄较一般人群提前,潜伏期长,膀胱癌恶性程度低,生存期长。相同病理分期的职业性膀胱癌生存率高于一般人群。发病年龄对膀胱癌患者的生存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