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指导下湘西州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430lusof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两型社会和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发展的时代要求。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经济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基本理论与基本应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和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有效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来指导低碳经济实践活动还有待摸索。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湘西自治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发展较晚,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总量也不够大,经济稳定性不强,三大产业均处在简单粗放阶段,对外部环境和资源的依赖性较大,湘西经济正处于转型过渡时期,而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湘西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文以湘西州低碳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低碳经济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研究,紧密结合湘西州经济发展模式的现状,客观分析湘西州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弊端,进而剖析湘西州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与劣势,从而论证湘西州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定位湘西州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探索湘西州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的对湘西州低碳经济发展从提高低碳意识、健全保障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湘西州经济模式的快速转型,推动湘西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讨论了"循环水务"的基本内涵及其与水务信息化的关系,阐述了水务信息化在构建"循环水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水务信息化建设中认识水循环规律、强化行业管理、加强公众服务
期刊
本文从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和多元文化教育的视野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探索少数民族高层
1938年1月上旬,接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的邓小平抵达太行山抗日前线,开始和时任129师师长的刘伯承搭档;1950年10月下旬,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辞别野战军政治委员邓小平,赴京参加人民军队陆军大学(后称军事学院)的筹建工作。至此,两位卓越的军事大家共同战斗了整整13年,他们率领的队伍一步步发展为著名的“刘邓大军”。期间,刘邓军政互补,“偶然也有争论,但从来没有哪个固执己见,哪个意见比较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