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工农业生产废物及其他人类活动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废气,其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直接关系到土壤的质量和人类的生存健康。宁德市城北地区为该市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依托项目“环三都澳发展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S技术,对该地区面积约146 km~2的范围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各类地块上均匀且有代表性的部署了1084个样品点位,测试了24个指标,同时通过30个重复样的随机布设,对采样工作和实验室测试的准确性进行了控制,取得了一系列分析评价数据。本文在依托项目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其中8个代表性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从土壤环境质量与土壤污染修复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评价了表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及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认为研究区表层土壤环境地球化学质量综合等级总体为清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表现优良,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总体优良,为发展万亩富硒水稻产业与中华畲药种植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在土壤质量评价基础上,按照轻重缓急、社会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选取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的地块进行污染修复研究。以具有污染修复意义的Cu元素为例,在中度和重度污染的连片区,选取其中7个区块进行了污染修复技术探讨,总面积达到377.64亩;结合岩石地球化学背景值,在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形成原因,为优化修复方案、评价修复效果和后期监测提供依据,在东南沿海丘陵山地的土壤污染修复部署工作上具有示范性意义;(3)通过修复技术方法的对比研究,选取改良剂-植物修复联合技术,在土壤处于饱和状态时,使用挖掘式土壤修复系统,采用化学修复技术通过添加纳米型高岭石或蒙脱石作为改良剂以降低土壤中Cu的有效性,同时与植物修复技术联合使用,作物选取海州香薰、三叶草、狼尾草3种植物,两者协调作业,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经济技术条件较优,为联合修复技术的经验总结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