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三峡工程是跨世纪的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由河道转为水库,水文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生态与环境系统的变化。尤其是由于流速的降低使得部分支流河段出现了富营养化趋势。另一方面,由于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高。泥沙的环境效应使得库区富营养化问题更加复杂。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初始pH值/温度对泥沙吸附解吸磷酸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总结了河流泥沙、沉积物以及土壤等吸附介质对磷酸盐等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研究状况,指出8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泥沙对污染物的吸附解吸研究较多,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从平衡试验和动力学试验两个方面来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吸附解吸的影响以及吸附解吸过程,但涉及的污染物主要是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虽然在营养性污染物方面尤其是关于磷酸盐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吸附剂局限于河流湖泊沉积物和土壤。②通过对三峡库区悬浮态泥沙在不同初始pH值下对磷酸盐的室内静态吸附解吸试验,揭示了吸附解吸量随溶液初始pH值改变的变化规律。在低泥沙浓度下,泥沙对磷酸盐的吸附解吸量随初始pH值的增加呈“U”变化趋势;其中吸附量在初始pH值为7-8之间达到最小值,解吸量在5-9之间达到最小值;当泥沙浓度较大时,不同初始pH值对吸附解吸量的影响不明显。宜宾、寸滩、万州三个断面的悬浮态泥沙的吸附解吸量随初始pH值的增加而呈现出来的变化趋势也大致相似。③通过对不同温度下三峡库区悬浮态泥沙吸附磷酸盐的试验研究,得出随温度的升高,泥沙对磷酸盐的吸附量基本呈线性增加;并且吸附等温式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很好地拟合。④通过对三峡库区天然悬浮泥沙吸附解吸磷酸盐的试验研究,知道了低泥沙浓度下(<1.0g/L)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能较好地拟合,而较高泥沙浓度(>1.0g/L)的情况下则只能用线性吸附等温式拟合。不同初始pH值对泥沙吸附解吸磷酸盐的影响也与前几章出现的情况大致相似。⑤提出悬浮态泥沙吸附解吸磷酸盐以及其他污染物的研究前景及建议,指出这一研究在进行含沙水质模型研究和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