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气降雨中有机质组成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hangxc0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2003年9月至2004年8月期间大气降雨中有机污染物组成的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雨水和雨水颗粒物中有机质丰度组成特征,包括有机碳的含量、烷烃、多环芳烃和脂肪酸的组成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变化等,并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 一、降雨中有机碳(TOC)含量变化范围在0.72-16.10 mg/l之间,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0.72.9-12 mg/l之间。雨水颗粒物中有机碳(POC)的含量在0.44-13.76mg/l之间,元素碳(PEC)含量在0.02-3.02 mg/l之间。雨水中的TOC、DOC含量以及雨水颗粒物的POC、PEC含量均显示出季节性变化的特点。湿季降雨的平均TOC含量为8.35 mg/l,平均DOC含量为3.81 mg/l;雨水颗粒物的平均POC含量为4.57 mg/l,平均元素碳(PEC)含量为0.92 mg/l。干季降雨的平均TOC含量为5.65 mg/l,平均DOC含量为3.26 mg/l,平均POC含量为2.48 mg/l,平均.PEC含量为0.48 mg/l。可以看出湿季降雨及其颗粒物中各种碳的丰度要明显地高于干季样品。此外,降雨中的TOC、DOC含量与样品的pH值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 二,雨水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主要为单峰态前峰型、单峰态后峰型和平台型三种分布模式,雨水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主要为双峰态前峰型和双峰态双峰型两种分布模式。正构烷烃分布模式呈现一定季节变化,干季雨水主要为单峰态模式分布,而平台型模式主要出现在春季的雨水中,夏季雨水则三种模式都有;干季雨水颗粒物主要为双峰态前峰型模式,而湿季则以要双峰态双峰型模式为主。降雨中正构烷烃的CPI值较低,并表现出干季稍大于湿季的特征。UCM在雨水中主要呈单模态分布,而在雨水颗粒物中主要呈双模态分布。正构烷烃分布模式、CPI值以及UCM的分布模式和季节变化规律表明,广州大气降雨中的烷烃化合物主要为机动车尾气来源,高等植物对烷烃化合物的贡献很少。而且,湿季的有机质的组成要较干季复杂,可能主要受季风和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细菌作用等影响。
其他文献
手性是指一种结构本身不能与其镜像结构重合的特性。手性物质的手性信号可以通过圆二色性(Circular Dichroism,CD)来表征的,手性结构的CD被定义为在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的激发下结构吸收率的差异,其吸收率的差值即为CD信号的大小。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的手性结构的手性信号非常微弱,所以研究人员应用人工设置的手性金属微纳结构产生手性信号。通常人工设置的手性金属微纳结构形状相对规则,CD信
镇江西津渡古民居在风水格局、规划布局、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应当从科学规划、原真保护、和谐拆迁、创新利用、协调开发和把握"文脉"等方面保护和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存、生长及更新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森林植被的生境被改变后首先变化的环境因子就是光照。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
在传统能源日渐枯竭与其引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新能源凭借其清洁与可再生特性逐渐占据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部分。中国的新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装机数目与容量逐年
<正>保密信息通联工作是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保密工作的缩影。没有扎实稳健的基础工作,没有创新出彩的"自选动作",保密信息通联工作只能是一张白纸。近年来,南京市保密局将信
【正】 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现实是大多数地方思想品德课由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教师兼任。不少教师只看到两科的共同因素而没有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把握不住思想品德课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近年来,随着世界性石油资源短缺,开辟以天然气(甲烷)为原料替代石油资源的基本有机化工合成路线是十分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等离子体科技应用在化
植入学生赛事已成为品牌主向大学生群体开展营销的常规手段之一。品牌主希望通过成为比赛命题品牌,让目标受众在比赛过程中认识并了解品牌,从而提升品牌的市场份额。然而作为
本实验从一株地热芽孢杆菌(Geobacillus)的新菌株中获得一个耐高温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Superoxide Dismutase),全长1236 bp,编码411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的蛋白分子量预计为47
<正>在讲授新课时,新的思维方式会给学生带来冲击,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笔者在讲授新课时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先用特殊的、易于接受的导入,再逐步升级到一般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