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后美国反核恐怖主义政策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恐怖主义这一概念自核武器诞生之日起一直伴随着人类,尤其是美国抢先在德国之前制造出世界上首批核武器并投放日本,其展现给人类超强的破坏力、巨大的杀伤力和极强的恐怖心理为世界各国所追求。冷战结束后,伴随着苏联的解体,部署在前苏联空间地区国家的核武器、核材料以及核技术人员由于缺少统一的管理,导致核武器、核装置失窃以及核技术人员流散等问题频发,为一些追求核武器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提供了条件,使得世界核安全环境变得更加脆弱。而恐怖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此时也日益壮大,他们已经不满于现有的恐怖手段,开始寻求能够提供更多筹码的方式,核恐怖主义的指向从国家行为体转向了非国家行为体,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极大的威胁。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制造出核武器的国家,自研制成功之日起便注意到了核恐怖主义潜在的威胁,历届政府对此也进行了必要的管控。但“9·11”事件的发生打破了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神话,也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于非国家行为体所能制造破坏程度的想象空间,出于对恐怖分子与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合前景的防范,小布什政府迅速重新判定了美国的安全环境和现实威胁,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敌手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在确认了核恐怖主义带来的安全威胁之后,小布什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反核恐怖主义政策,初步构建了一个国际反核恐怖主义同盟和国际法律制度框架。奥巴马政府上任后,一方面继承并发展了核恐怖主义对美国威胁的认知,将核恐怖主义视为美国最紧迫最严峻的威胁,并加快了反核恐怖主义国际机制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也对美国的反核恐怖主义政策进行了调整,扭转小布什政府因奉行单边主义而受损的国际形象,更好的在国际反核恐怖主义的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为研究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最重要和最权威的文本,是制定反核恐怖主义政策的母本,相比《核态势评估报告》《四年防务评估报告》等文件更具时效和全面,是研究美国反核恐怖主义政策的最佳选择。本文的目的在于以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发布的四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基础,梳理出两任政府在反核恐怖主义政策上的延续和调整,全面探究其原因,并分析美国反核恐怖主义政策对世界的影响。
其他文献
7月11至12日,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举行的九三学社中央第八次科学座谈会及钒钛产业创新发展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说,资源型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韩启德说,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城市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其中一些城市正在面临着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下降的困境,承受着资源枯竭、尾矿泛滥、采
<正>龙爪功是南少林秘不外传的上乘绝技。它以内功辅助外功,使其达到上乘境界。如练此功,功浅者可施于擒拿格斗,抓敌之腕肘腿足,使其痛而乏力,难以逃脱;功深者,手指硬如钢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