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hhan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纸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处理过程难度较大。其中含有较多威胁人类健康的化学成分,如带苯环的酚类、烷类和酯类物质。近年来,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对制浆造纸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废水排放指标更加严格,使得污水处理系统必须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强化。光催化降解造纸废水是一条可行之路,光催化剂材料种类繁多,其中二氧化钛因廉价易得、污染性小、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成为半导体光催化剂的最佳选择。但是二氧化钛的带隙较宽(3.2eV),对可见光的响应较低,仅利用太阳光中含量很少的紫外光,使其光降解效率较低。近年来对二氧化钛的掺杂改性成为了研究热点,二氧化钛改性后对可见光有一定程度的响应,并且可以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和捕获能力,弥补光生电子和空穴极易复合的缺陷,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效率。本文制备了铈(Ce)、氟(F)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并通过降解各种有机物考察其光催化性能,最后用于造纸废水深度处理实验,具体内容如下: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其光降解性能由造纸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Cr)和色度降解率体现。正交实验产生的光催化剂最佳配比为:铈掺杂量1%,氟掺杂量6%,煅烧温度550℃。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催化剂进行掺杂种类、掺杂量、表面形态等特性的表征。结果表明: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主晶相为锐钛矿型;该催化剂较市售纳米二氧化钛颗粒较小,分布更加均匀;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表征的结果来看,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的吸收带边发生了明显红移,在部分可见光范围内(400-500nm之间)有很强的吸收。对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降解几种有机物(酚类、氨基类、芳香类、酮类、酯类)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对这几种有机物均有降解作用,但降解所需时间不同,降解程度不同。探索了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光降解造纸废水的影响因素,深入研究作用机理,确定处理造纸废水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废水初始pH值为4,催化剂添加量为1.0g/L,光照时间为50min,色度去除率达到95.5%,CODCr去除率达到90.3%。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薄膜,将其应用于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废水pH值为4,光照时间为70mmin时,色度和CODCr去除率达到最大值。并对其进行重复利用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光催化剂薄膜重复利用6次后去除率仍在5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铈氟掺杂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较明显,对光催化处理造纸废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语言文字应用》创办至今已经20年了,它为中国语言文字工作尽心竭力地做出了许多奉献。作为直属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主管领导的期刊,它让广大读者尽快地看到了开展语言文字
头孢泊肟酯的体内过程罗顺德,于星,尹武华,吴克媛(武昌430060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武昌430061湖北中医学院科技情报中心)头孢泊肟酯(cefpodoximeproxetil,简称CPDX-PR),是日本三共制药株式会社开发的新酯型头...
合理使用制度作为版权法旨在平衡版权人和公众之间的利益的一项重要制度,因以MP3网络音乐为代表的数字作品的产生及在网络环境下的共享及传播而受到挑战。在保护版权人的权益
皮肤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中慢性难愈性创伤和瘢痕形成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类型,内源性的干细胞在创伤愈
企业博物馆的定义最早是由英国学者Victor J.Danilov在1992年的《corporate museum and Exhibit halls》一书中给出的:企业为了自身历史的保存与传达设立的展览场所,并用此提
全氟辛基磺酰氟(Perfluorooctane sulfonyl fluoride, PFOSF),是全氟辛基磺酸类化合物的主要前体。PFOSF因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表面活性、热稳定性、耐酸性以及疏水疏油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