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来临,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要的改变,旅游消费信贷逐渐成为国人旅游消费中重要的一个选择方式。传统信贷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各大银行、信贷机构,纷纷投身旅游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旅游信贷消费服务,P2P信贷正是其中代表,并成为旅游市场中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和新型金融的扶持力度的加大,P2P信贷迎来了其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国内外消费信贷及旅游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和信贷模式,特别是由互联网金融衍生出旅游P2P消费信贷是一种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模式,我国新近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为发展旅游P2P消费信贷提供了强大动力。文中还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确立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确定用文献查阅法、深入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法等研究P2P信贷在旅游消费领域应用及优化。系统分析了旅游P2P消费信贷涉及的相关基础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个人消费信贷理论、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供求关系理论。说明旅游P2P消费信贷是旅游产业与互联网金融产业融合的产物:由于降低了收入波动的影响,个人消费信贷改变人们消费的理念和习惯:通过旅游消费者行为评价可以客观的反映旅游P2P信贷发展状况;旅游P2P也是一种产品或服务,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受它调控。本文界定了旅游消费以及旅游消费信贷的概念,了解我国旅游消费信贷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系统得整理传统商业银行市场上现有三种旅游消费信贷有旅游信用卡模式、旅游消费信贷(小额信贷)模式和商业银行自建电商平台分期模式等三种类型。通过三种模式产品的分析,认识到现有旅游消费信贷存在审核周期长、手续繁琐、规模小、发展慢等问题,并从旅游者、旅游信贷企业、旅游公司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四个层面分析发展缓慢的制约因素。因此,想要发展旅游消费信贷,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政策,这一政策同样适用于旅游行业与金融行业。在全国“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将旅游行业、金融信贷行业以及路联网行业有效融合,是解决目前旅游消费信贷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通过介绍P2P的起源、发展,阐述对于P2P信贷的理解。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以商业银行和P2P各信贷企业的“工薪贷款”产品为例,分析出相较于传统的商业银行,P2P借贷具有客户广泛,更倾向于工薪人群;以消费信贷为主;审核周期短,放款速度快;网络化程度高,效率高;融资成本高,贷款利率高于银行的特点。根据国内外P2P平台的发展,尝试将P2P信贷引入到旅游消费信贷领域中,形成P2P旅游消费信贷模式。并且从产品优势、服务人群、办理流程、审核依据、发展现状等方面,对P2P旅游消费信贷新型产品——“宜分期”进行尝试探讨。通过分析,总结出“宜分期”的具有审核速度快、申请材料简便、额度大、适应范围广泛、不占用信用卡额度以及操作方便的发展优势。但是因公司发展政策问题开展停滞,并且“宜分期”仍然存在产品特点与旅游者及旅游公司的需求有差距:利益驱使对从业人员产品的推广业务积极性不高;旅游者对旅游消费信贷意识不强;旅游从业人员推广意愿不高;旅游者对P2P企业信任度低;旅游者信贷成本相对过高等方面问题需要继续改进。以个人消费信贷理论以及消费者行为理论为依据,制定了北京青年旅游消费行为及旅游消费信贷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统计分析,P2P消费信贷在旅游消费信贷中应用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了“宜分期”产品与市场上同类型产品“阿里旅行-去啊”推出的旅游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和同程旅游网推出的旅游消费信贷产品“程程白条”的区别,并指出“宜分期”产品存在的优势及劣势。然后对P2P信贷在旅游消费信贷中的应用提出优化建议:P2P从业人员应当更积极的进行业务拓展:P2P产品经理应深入到旅游企业内部,设计出更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产品;引导旅游者对P2P企业的信任;提高为旅游者的服务质量。通过进一步优化,P2P信贷在旅游消费中应有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宜分期”的停滞并不能代表所有的产品都会失败,应当汲取之前的经验,保留“宜分期”的产品优势,改进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开发出适应市场环境与旅游者真正需求的P2P旅游消费信贷产品,刺激旅游消费,促进旅游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