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传统美学话语中,意象是核心范畴之一,而动物意象在所有的意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图腾崇拜的思维支配之下,古代巴蜀地区产生了鸟图腾,其中的杜鹃图腾崇拜有着重要的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美学话语中,意象是核心范畴之一,而动物意象在所有的意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图腾崇拜的思维支配之下,古代巴蜀地区产生了鸟图腾,其中的杜鹃图腾崇拜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图腾崇拜中的动物,逐渐从被崇拜的地位降到了文学的地位,很多都成为了文学意象的原型模式,杜鹃便是其中一个。作为中国文学中重要的动物意象之一,杜鹃形象从最初的原始图腾到后来成为文学中的经典意象,这一过程有着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在汉代杜鹃的内涵主要表现为哀怨,到了唐朝杜鹃意象中的爱情内涵和思乡内涵正式形成,随着社会风气和背景的变化,出现在宋代诗歌中的杜鹃形象,主要用来表达爱情的含义。在中国文学中杜鹃意象的构成主要包括爱情、思乡和哀怨等因素。但是所有的构成因素都是在先人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出现的。爱情因素的出现与神话传说中杜宇的妻子朱利以及杜宇被迫禅让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人与自然“情感统一性”的思维下,原始先民将自己的情感和杜宇对朱利的情感相融合,加之杜鹃的哀婉叫声,文学中的杜鹃成为了表达爱情的符号。思乡因素是先人“灵魂不死”和“祖灵鸟”思维的呈现,在巴蜀地区这种“祖灵鸟”的观念,表现为将杜鹃的叫声理解为“不如归去”和栖息在青铜树上的九只鸟,因此,文学中杜鹃的思乡形象才得以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最后的哀怨因素则是根据杜宇王位被夺的历史事实,和先人的“集体表象”思维而形成,失去王位并被污蔑的杜宇肯定心中充满了怨恨,这种怨恨通过杜鹃的叫声表达出来,后人则结合这种叫声来表达自己的哀怨情感。
其他文献
随着小学英语教育的普及,英语学习内容和难度的增加,出现了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的学生(简称"学困生")、如何教育转化"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
随着网络教育的开展,网络环境下师生之间如何进行情感交互日渐为人们所关注。网络教育中师生情感交互缺失,主要表现在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严重失衡、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师生之
建立专门的校级保障机构、吸纳学生参与、引入外部评估主体和规范考核程序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主要举措。建立专职的质量保障机构、培养质量意识、丰富
在竞争空前激烈,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南京报业市场中,很多报社都把品牌建设作为报纸的一项长期发展任务,以此来实行差异化竞争。而品牌形象的树立,则是执行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其具有消费和利用的非排他性与竞争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尚处于封闭和摸索阶段,对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不足,但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水体污
本文作者通过案例分析了《致女儿的信》,并对这一教学活动进行了教学反思。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9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间将其随机观察组(病程≤7 d)与对照组(病程>7 d),每组45例。
少子化是当下的很多国家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在美国由于人们推迟结婚、离婚率高等多种原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只生一个孩子:而中国因为推行计划生育政策而使得家庭中的子女数量
大学留学生教育是反映现代大学教育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参数之一,世界一流大学都比较重视留学生教育,但各个国家情况不同,留学生教育发展模式也有区别,各大学在留学生总数及比例
教育研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研究方法的选择不仅取决于问题的属性,而且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立场、研究方法偏好密不可分。研究方法的运用不是方法规则的执行过程,而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