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投资对IPO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IPO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通过使用2009-2011年创业板投资数据,我们分别对IPO公司“盈余管理”,“董事会构成”,“超额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探讨公司治理特征。正如预期,实证结果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IPO企业公司治理有一定影响。从实证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低,说明私募股权投资能起到监督作用,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有积极影响。其次,研究发现,私募股权投资有助于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最后,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对控股股东超额控制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对我国IPO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影响我国IPO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本文对于理解私募股权投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规范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挥私募股权投资的积极作用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有关私募股权投资主动监督的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当今,国内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充分、环境多变。国内金融市场在我国加入WTO后保护期的结束,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四大行垄断国内金融市场的局面一去无返,
一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吸收投资的增加都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治理的建设。商业银行属于资金运营企业,它是投资与融资的中介,商业银行公司的治理是否科学、其运作效果是否明显,都依
从1994年至2011年,中国的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时处于盈余的状态,简称为双顺差。本文首先回顾了双顺差的历史演变和结构特征,认为双顺差的特殊之处在于货物贸易出现了超前发展。
本论文首先对缺口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把缺口分为权益缺口、随机缺口、信息缺口、心理缺口、价值缺口、操纵缺口六类,并定义了相甘应的概念、阐述了其产生机理及其相关运动、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入,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至2009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累计达9570亿美元,并且已经连续17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商直接
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科学课程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学生得以放开手脚,全员参与;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改进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