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埋供热管道单缝焊接小角度折角的应力分析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这也对供热领域中的各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缝焊接小角度折角在整个供热管网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其施工过程简单,布置灵活,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但其也是整个供热管网中的薄弱环节,工程实践已经反复证明小角度折角的脆弱性,事故频发。小角度折角由于其结构上的不连续性,极其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与大角度转角弯头的应力分布特点有着根本的不同,而且应力验算的方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其无法吸收应变,所以产生破坏的几率很大。因此,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规格的单缝焊接小角度折角在不同角度下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其在锚固段所允许的最大角度、不允许进入锚固段时所允许的最大轴向应力,对增加壁厚、披肩加强、肋板加强这三种加强方式进行了分析。随着角度的增加,折角内侧内壁处较大的应力区域的分布面积逐渐减小,最后消失,而且最大应力值由折角内侧内壁处逐渐转移到了折角内侧外壁处,并不是一直出现在同一个位置。随着角度的增大,折角处的最大应力值也逐渐增大,不同的管径,由于径厚比的不同,同一角度的应力值有些许的差别,但是总体处于一个应力值水平。当折角的度数较大,最大应力值较大,超出所允许的最大角度,则不允许其进入锚固段。本文通过试算的方法,总结出了不允许进入锚固段、不同角度的折角两臂端面所允许的最大轴向应力。不同规格的管径,随着折角角度的增加,所允许的轴向应力也逐渐减小。通常对折角的保护可采取折角两侧布置固定墩、补偿器、弯头等措施,以防止较大的轴向应力向折角处集聚,可以通过调整折角两臂的长度来达到强度要求。在对折角采取增加壁厚这种方式时,同一管径、同一角度,随着管道壁厚的增加,折角处的最大应力值逐渐减小,而且最大应力值的减小幅度也不断增加;在对折角采取披肩加强这种方式时,折角处的应力分布规律出现了变化,折角的最大应力值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并且披肩的不同长度、不同厚度对折角处的最大应力值都有影响;在对折角采取肋板加强这种方式时,折角处的应力分布规律出现了变化,而且折角的最大应力值也出现了较大的下降,不同的肋板数量对折角处的应力分布区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上这三种加强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有效地起到了减小折角应力值的作用,提高了折角的安全性,在进行加强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小角度折角敷设的替代方案。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分析总结,进一步加深了对单缝焊接小角度折角的认识,为小角度折角这一管件更好地服务于供热事业提供了 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被动定位系统是一个仅有角测量的系统,对于目标距离是不可观测的.通过对角度的测量来估计目标的运动状态.首先给出定位系统的系统和测试模型.此类跟踪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