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尾矿是一种存储量巨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铁尾矿产生量逐年增加。铁尾矿的大量堆积给环境、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消耗铁尾矿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铁尾矿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若能将铁尾矿应用于公路工程中,将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的路用耐久性能,为改良铁尾矿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通过干湿循环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耐干湿循环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建立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干湿循环作用下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及大小次序。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抗冻融耐久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均匀设计试验建立强度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分析冻融循环作用下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及大小次序。通过干缩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干缩性能,以及固化剂掺量和压实度对干缩性能的影响;进行温缩试验探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温缩性能,以及固化剂掺量和压实度对温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湿循环作用下,两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的强度经过5次循环后衰减明显变慢,9次循环后趋于稳定,此时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强度分别衰减了18.2%、15.7%;养护龄期、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对强度均有显著的提升效果,养护前期(0~14d)强度提升迅速,随后增长幅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耐干湿循环能力优于水泥改良铁尾矿,但其强度低于水泥改良铁尾矿。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两种固化剂改良铁尾矿经历6次循环后强度逐渐趋于稳定,残留强度比均在80%左右,土凝岩残留强度比略高于水泥;增加固化剂掺量或提升压实度对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强度有更明显的提升效果;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冻融循环次数均对水泥或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强度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固化剂掺量、压实度、冻融循环次数。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干缩应变及干缩系数在9d内呈线性趋势增长,9d后增长变缓并逐渐稳定,失水率在7d左右基本稳定,干缩应变及失水主要发生在前期,施工中应注意前期养护;水泥、土凝岩改良铁尾矿的温缩应变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线性趋势增长,温缩系数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在10~0℃时,温缩系数达到极小值点;固化剂掺量的增加降低了材料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压实度的增加提升了材料的干缩性能和温缩性能,相比水泥改良铁尾矿,土凝岩改良铁尾矿具有更好的干缩特性和温缩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