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谣谚与政治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ghtwish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谣谚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和重要的舆论形态,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包括谣谚、谶谣、童谣、歌谣等形式。谣谚以民间舆论的姿态,并不仅扮演着官方舆论补充者的态度,其更显著的角色当是官方舆论的制衡力量,民众通过谣谚向决策者表达对时政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政治、经济需求,成为统治者体察民意、了解舆情的一项重要信息渠道。宋代因其独特的社会时代背景,使得产生于宋代的谣谚呈现出了诸多不同于它朝的时代特色。首先,对宋代谣谚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论述其发展的时代背景及其时代特征。其次,以宋代谚谣所反映的政治话题、时政特色为切入视角,探讨宋代社会上流传的谣谚中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政治论争、人物评价、阶级矛盾等方面的内容,以谣谚传播过程中所蕴含的时政信息,换一个角度来解读宋代王朝更替、文武之争、党伐之争等政治现象的演变过程。再次,宋代的朝政谣谚,以宋代朝政谣谚的产生与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为主,探讨宋代政府对时政谣谚的应对策略,以及所采取的措施与应对民间谣谚传播之间的区别。通过宋代政府应对谣谚、谶的传播策略,以及宋代政府应对谣谚传播之时所制定与执行的引导机制与防控机制。最后,宋代政府施政与谣谚传播之间的互动,谣谚通过广泛的横向传播,进而引起统治者的关注,对朝廷政令与政府施政产生一定的影响。以宋代政府对谣谚传播的引导与防控,宋代政治氛围相对宽松,社会自由度较大,民众可以较为自由地议论朝政、批评官员。民众常以民谣作为载体向统治阶级表达看法与观点,抒发内心感受,其中既有赞美亦有批判。朝廷通过民谣来体察施政行为是否合乎民意,以期在决策中形成与民间舆论的一种良性互动,以此来安抚民众,巩固基层统治。以宋代社会上流传的以及为一些朝廷官僚所利用以打击政敌的谣谚为载体,深入探讨谣谚在宋代政治中所起的作用。宋代政府应对谣谚传播的政令调整与风险规避,在政令施行的过程中出现纰漏或者其他紧急状况,及时对相应政令作出调整作为回应,在政府决策与民间舆情中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从而维护其自身统治。谣谚源于社会,产生于市井坊间,普通民众之口,同时又作用于社会,通过横向传播向政府表达其对朝政时局的看法与态度,施政者也通过谣谚来观察政策方针施行的状况,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通过对宋代社会上传播的政治谣谚,以民众视野来审视宋廷施政方针是否能够取得其所预期的成效,补充在正史资料研究中可能出现的结论不足或片面性。
其他文献
铣边工艺被广泛用于螺旋缝埋弧焊管生产,但控制不好会导致焊管出现焊偏、未焊透等缺陷。结合铣边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常见的铣边缺陷形成原因及其对钢管质量的影响,提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总结了85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观察和护理,包括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准确的术中配合及术后饮食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认为系统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防止术后不
在收集地质、物探、地震资料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从区域地质构造入手,全面分析该区各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表现形式和特征,对拟选厂址区新构造运动、第四纪地质、地震活动等进行研
本文对长江三角洲扬-泰-靖地区第四系松散层地下水中环境同位素(D、18O、34S)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揭示大气降水、长江水、潜水及承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辨别地下水中硫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建筑抗震设计是居屋工程设计重要内容,了解和掌握地震相关知识,犹有必要。文章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论述如何上好《地震的震级与烈度》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