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宿主和移动性管理协议能够使移动设备在异构无线网络环境中处于“全时最佳连接”状态,使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选择其需要的接入网络。首先,随着多接口设备的出现,节点可以在同一时间通过多个接口接入不同的网络,即多宿主。多宿主技术可以使用户的每一项网络应用都得到最好的网络服务,同时也为网络通信提供了诸多特性,如无处不在的接入、容错机制以及负载共享等。此外,设备在使用多宿主的时候,有可能发生移动,比如从一个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移动到另一个,这时就需要通过移动性管理来保证移动设备的通信不发生中断。因此,设备需要同时应用多宿主和移动性管理方案来保证用户良好的网络体验,实现“全时最佳连接”。通常移动性与多宿主被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被分别考察研究。但移动性和多宿主并非全无关联,它们都有保障会话生存性这一管理目标。本课题的目标即是分析并比较现有的主流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6)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主机的多宿主与移动性管理协议和相应解决方案,进而找到最合适的可以同时进行移动性与多宿主管理的框架。为此,本文首先对主流移动性与多宿主管理协议以及方案进行了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协议的结构和运行模式。然后依照一系列标准对协议做了定性对比分析,包括位置管理、切换管理、安全性、优点和缺点等。通过定性对比分析选择出了部分合适的协议,并且设置了定量分析可以使用的仿真场景与仿真指标。最后,在OMNeT++仿真平台上对一些协议方案做了仿真实验,包括移动IPv6协议(Mobile IPv6, MIPv6)、主机标识协议(Host Identity Protocol, HIP)、多转发地址注册协议(Multiple Care-of Address, MCoA)以及流控制传输控制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仿真中所用的度量指标是切换时延(用于移动性管理协议)和易主时间(用于多宿主管理协议)。HIP协议在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多宿主与移动性管理性能。因此,本文最终确定HIP协议是处理IPv6异构无线网络移动性与多宿主管理的最佳方案。同时仿真结果还显示,多宿主设备比单宿主设备在网络切换中具有更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