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数控非球面加工技术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防工业、航空、民用光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精度的非球面光学元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性能要求的光学系统中。非球面光学元件具有矫正像差、简化系统、提高光学系统精度等优点。当前,光学非球面器件的使用主要受到其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制造成本的限制。单点金刚石超精密车削加工技术以其高表面质量、低制造成本成为超精密加工光学元件的热点。由于工件与刀具相对运动形式决定了非球面的加工精度,本文针对光学非球面的加工机理,提出改善加工效率、提高加工精度的加工方法,完成了实验系统的搭建与测试实验的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机床加工运动原理着手,由直线导轨驱动刀具,完成了刀具x轴高频微进给,主轴y轴的水平移动,以及主轴的回转所形成三轴联动系统的搭建。不仅可以提高复杂球面超精密加工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非球面切削中工件均匀切削量的控制方法。(2)根据所搭建硬件系统的特征,设计了高精度非球面制造系统的软件模块,包括非球面切削加工的工件安装定位、加工轨迹规划、加工精度影响因素控制整套流程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3)分析了超精密切削加工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提出了一种补偿加工方法:从误差数据中分离出主轴长度误差、插补残差等所引起的误差,更新系统参数,将分离后剩余数据作为新的补偿误差数据进行补偿加工。最后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机构及调试的平台能够平稳有效地运动,并且达到了误差要求。本文的研究将为研制超精密加工设备,实现光学非球面元件的低成本、高效率的超精密加工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利用强酸性阳离子树脂作为催化剂,采用反应精馏的方法合成了氯乙酸乙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酸醇比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当反应温度为75℃时,液体在第一反应
在我国,C2C电子商务的发展显示出了强劲的势头,在网络购物市场上已经占据了90%以上的份额。C2C电子商务市场迅速膨胀导致了越来越多C2C服务提供商即C2C电子商务平台的加入,竞
羔羊痢疾又被称之为羊梭菌性痢疾,为初生羔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临床以剧烈腹泻和小肠溃疡为主要症状。病因包括母羊怀孕期营养不良,羔羊体质瘦弱;气候骤变,寒冷袭击,特别是大风雪后
2008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行
利用PCR技术将α毒素羧基端基因CPA251-370克隆到pET-32a载体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XETCPA-C,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实其含有CPA251-370基因且序列和阅读框架均正确。对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