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速、移动商务产品日新月异,移动支付渗入大众的生活,人们使用移动终端进行交易、付款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根据2016年初的易观智库报告数据,过去一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金额达到七千多亿元,第三方支付平台得到了多元化发展,移动支付准则从市场层面达成一致,各大金融机构的参与,促进了移动支付市场的扩大。当移动支付市场朝着更高点冲击时,政策、技术、用户等多方因素有强化,也会阻碍这个市场的发展。对于移动支付产业的利益相关者们,在开拓移动支付市场用户的同时,对于移动支付用户的保持应该受到同等甚至更多的重视。应该开展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向、行为的研究,寻找保持用户持续忠诚度的方法。在学习、回顾国内外有关移动支付的文献、理论后,发现大量文献将研究的主题定位于移动支付采纳、使用的影响因素或模型研究,而研究用户持续使用的研究还是比较缺少的。本文以移动支付服务的使用人群为研究对象,以扩展ECM-ISC为基础,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感知风险理论、习惯理论等相关理论以及TAM、UTAUT、ECN、 ECM-ISC等基础模型,构建概念模型,提出研究假设,选取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度、满意度、主观规范、IT自我功效、感知风险、习惯、促成因素、持续使用意向9个变量。通过问卷调查法回收有效问卷326份,并通过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影响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并得出这些因素对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的显著水平大小。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出:感知有用性、满意度、习惯、促成因素、IT自我功效、期望确认度对用户的移动支付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有积极正向的显著影响,并且显著性依次递减;感知风险负向显著影响持续使用情况;主观规范不是用户持续使用移动支付的影响维度。确定、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后,本文从提升用户使用价值,降低用户感知风险,加强多方产业链合作,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等6个方面提出可参考的建议,为移动支付相关利益者们提供营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