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一探讨了不同特质社会创造性的被试在表现高低状态社会创造性时脑电α波的同步化的活动。特质社会创造性采用《大学生社会创造性倾向量表》来测量,状态社会创造性采用开放式社会创造问题情境来测量。选取38名高、低特质社会创造性的被试,并且记录了被试在进行社会创造问题情境时的脑电活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被试的脑电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在社会创造性任务中,低状态社会创造性比高状态社会创造性出现了更高的α波同步化水平;在高、低频段α波同步化上,还出现了状态社会创造性和特质社会创造性的交互作用。在表现高状态社会创造性的时候,高特质的被试比低特质的被试出现了更高的α波同步化,而表现出低状态社会创造性时,没有发现高低特质被试的α波同步化水平的显著性差异。此外,在社会创造性任务中,对于高频α波同步化,发现了状态创造性、特质创造性和脑区之间的三重交互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低特质的被试在表现高状态创造性的时候,会出现右脑半球比左脑半球更强烈的α波的同步化。当他们表现低状态社会创造性时,没有发现左右半球α波同步化水平的显著差异。 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研究二将社会创造领域的任务和一般创造领域的任务(发散性思维任务)过程中的脑电活动进行对比,考察不同任务类型的创造性任务的脑电激活模式是否存在差异。一般创造性任务采用多用途测验来测量,实验程序同研究一。同样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结果分析,研究发现:发散性思维任务比社会创造性任务出现更高的α波同步化水平。但是,研究结果中未出现创造性任务类型与其他变量之间显著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