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MRI影像结合与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xun3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18例术前怀疑胶质瘤的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观察PET-MRI影像融合技术在胶质瘤患者中勾画肿瘤轮廓以及选取活检靶点中的作用,探讨该影像融合技术在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为该技术在胶质瘤诊治中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积累临床经验。   方法:   收集中国医大一院神经外科共18例术前怀疑为胶质瘤的患者,术后病理:Ⅱ级胶质瘤5例,Ⅲ级胶质瘤7例,胶质母细胞瘤5例,另有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初诊肿瘤切除术16例,另有2例先行放化疗后肿瘤控制不佳后行肿瘤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前行头颅MRI、PET扫描。分别勾画肿瘤轮廓。根据轮廓及术中实际所见综合决定手术切除范围。在多数病例术中实际所见肿瘤边界与质地与PET提供的信息相符。   结果:   根据PET肿瘤范围、MRI肿瘤范围以及实际手术切除的范围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接受肿瘤切除术的11例患者进行分类,得出FDG PET的贡献率为54.5%(6/11),FECH PET的贡献率为27.3%(3/11),二者结合得出PET总的贡献率为81.8%(9/11)。全部病例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出现意识障碍,未出现需手术干预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   PET-MRI结合技术能够更精确地勾画胶质瘤病灶的边界,并能够敏感地显示肿瘤内部代谢及增值活性较高的区域,将其应用在神经导航系统中能够实现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更彻底地切除肿瘤,并能获得更准确的病理诊断,在提高胶质瘤手术效果、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恩师孙喜亭先生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思想家,是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教育研究的积极推动者、研究者和传播者的杰出代表.孙先生的许多著作都是把马克思主义
目的:   研究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方法:   60只Wistar大鼠被随
教师写作小组是美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写作和学习能力的组织形式,它符合当下重视教师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间分享和合作的教师发展观.教师写作小组作为国家写作项目
目的:   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左心室及左心房的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左心房的结构和功能被认为在许多高血压病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利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芳香化酶抑制剂对绝经后术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在临床中如何选择内分泌治疗药物,减少其相关的血脂代谢异常的不良反应,更进一步预防及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   方法:   选择住院的T2DM正常白蛋白尿患者(51例)为对照组,DN患者(微量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狭窄程度与卒中复发的关系   方法:   对188名行颅脑CT平扫(computed tomography)和/或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 ima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