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320排CT灌注成像对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45例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将45例病变淋巴结分为良、恶性两组,同侧正常胸锁乳突肌为对照组。使用东芝320排CT机的灌注技术,分析BF、BV、PBV值在良、恶性淋巴结及正常肌肉间的关系。比较良恶性淋巴结间TDC形态学特点及各参数TTP、REV值间的差异。在二维图像上对良恶性淋巴结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且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头颈部良性和恶性淋巴结与正常肌群的BF、BV和PBV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恶性淋巴结的BF、BV、PBV值明显高于良性病变和正常肌肉组,而良性病变的BF、BV、PBV值也高于正常肌肉组。淋巴瘤的BF值高于转移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间BV、PBV值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良性组间BF、BV、PBV值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2、良性淋巴结TDC以“低水平型”(55.56%)为主;淋巴瘤TDC以“低水平型”(66.67%)为主;转移性淋巴结TDC以“速升缓降型”(46.67%)为主。 3、恶性组的TTP值低于良性组,有显著差异(P<0.05)。淋巴结核的TTP值高于急性淋巴结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之间的REV值无显著差异(p>0.05)。恶性组之间的REV和TTP无显著差异(p>0.05)。 4、良性淋巴结的L/S值多>2,边缘多清楚,淋巴结门存在,坏死少见;恶性淋巴结的L/S值多≤2,边缘多模糊,淋巴结门消失,坏死多见。 结论: 1、320排CT灌注成像的各灌注参数在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中有差异。 2、TDC中TTP值对急性淋巴结炎有诊断意义。 3、320排CT灌注成像结合淋巴结的CT形态学特点对提高头颈部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