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从书面语言获取信息的一种复杂智力活动,也是从书面语言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获得外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正如卡莱尔所说,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目的是学会阅读。阅读能力在外语能力中被认为是最稳定最持久的能力。然而对大多数初中学生来说,如何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是个很困难的问题。他们除了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欠缺,更重要的是缺少文化、科学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图式理论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然而图式理论介绍到中国仅仅是近三十多年的事情,在这之后的时间里,中国的很多外语理论学者进行了在外语教学中应用图式理论的研究。但这当中很多研究仅仅局限于理论层面和高校的教学与研究中,在中学外语教学尤其是初中外语教学中的研究比较少。鉴于此,本文主要探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践图式理论的可行性及具体的操作办法。中学生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语法语言知识比较丰富,但它们缺乏能够帮助阅读的先存知识。为了实验图式理论在教学中的作用,作者在任教的学校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实验,九年级100个学生参加了这次实验。作者将两个平行班分为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控制班,实验班利用图式理论指导阅读教学,教学过程分成三步:激活图式,在教学之前激活与内容相关的图式,让学生学会用已知知识去帮助理解新内容;第二步利用图式理论知识讲解课文,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引导学生进行语篇分析,全面理解;第三步巩固图式,检查阅读理解的程度,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而控制班用常规的教学方法,首先学习单词,然后逐字逐句进行翻译,并对重要的语法知识点进行讲解;最后学生做课文中的练习并核对答案。数据主要包括控制班和实验班的前后测成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比控制班提高幅度大,实验班和控制班是九年级两个平行班,八年级升九年级英语成绩平均分实验班(一班)75.59,而控制班(二班)76.17(满分120分),前测成绩一班33.18二班33.82,而后测成绩一班37.25,二班35.16(满分50分)。总之,在本研究中,笔者认真回顾了图式理论,通过研究证实了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希望研究结果能够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积极意义,本文有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做更深入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