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shen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聚醚醚酮(Poly ether ether Ketone,PEEK)为代表的聚芳醚酮(poly ether ketone ketone,PAEK)类热塑性高分子树脂,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已被用作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所制备的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冲击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众所周知,复合材料的性能受加工工艺的影响较大,对于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而言,其工艺难度主要在于成型时高黏度的树脂基体对纤维的浸渍和树脂结晶度控制,而且结晶度对于复合材料在实际环境中的服役性能有较大影响。本论文中,将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共聚聚醚醚酮(co-PEEK)树脂与商品化聚醚醚酮(PEEK)树脂对比,分析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co-PEEK树脂和PEEK树脂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但是前者具有更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49℃)和更低的熔融温度(Tm,314℃),而且co-PEEK树脂在330℃时粘度约为170 Pa·s,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此外,通过测定共聚聚醚醚酮完全结晶熔融热焓(73.4 J/g),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选择10℃/min降温速率;进一步地,运用Avrami、Ozawa和Mo法研究co-PEEK的非等温结晶行为并计算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o-PEEK结晶呈多维度,Mo法描述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计算得到co-PEEK非等温结晶活化能约为-165k J/mol。在此基础上,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质量良好的碳纤维增强co-PEEK复合材料(TZ700S/co-PEEK),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复合材料0°拉伸强度约为1655MPa,90°拉伸强度约为78.0MPa,0°压缩强度约为837MPa,0°弯曲强度约为1097MPa,层间剪切强度约为82.5MPa,开孔拉伸强度约为319MPa。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观察到碳纤维和树脂界面结合较好。针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压缩以及层间剪切破坏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拉伸破坏机制包括拉伸破坏和剪切破坏两部分,纤维的拉伸断裂是材料失效的主要形式;弯曲试验表明破坏是由纤维断裂和树脂裂纹扩展引起的,通常先出现压缩破坏,进而纤维拉伸断裂最终导致材料失效;压缩试验表明破坏是由纤维微屈曲形成“扭结带”并进行传递引起的,树脂基体发生剪切屈服和碳纤维发生错位导致材料宏观失效;复合材料层间剪切破坏的主要模式是分层破坏;此外,动态机械性能分析(DMA)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仍有较高保留率。本文还探索了不同降温速率下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结晶度复合材料在90℃湿热和200℃高温条件下老化时的典型力学性能变化,发现湿热条件下复合材料吸湿符合Fick第二定律。其中,弯曲性能随湿热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且高结晶度的复合材料性能损失更多,而低结晶度复合材料弯曲性能下降有滞后,且界面微观形貌表明低结晶度的复合材料对于湿热老化界面损伤更敏感;高结晶度复合材料性能随老化时间延长有所降低,但随降温速率加快,老化时间延长,其性能略有上升。
其他文献
Ti6Al4V钛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钛合金属于亲水材料,水分与污染物容易吸附在钛合金表面,且在低温环境下容易结冰覆冰,影响设备正常运转。超疏水表面可减少水滴对表面的润湿,同时抑制水滴和表面间的热量交换,为提高钛合金表面的自清洁以及抗结冰性能提供了思路。因此,本文采用纳秒紫外激光在钛合金基体构建微纳粗糙结构,结合化学处理的方法制备钛合金超疏水表面,
准确测量单向碳纤维/环氧树脂层压复合材料的内部应变场对于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大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复合材料面临着复杂的外界环境,如温度的剧变,这会使得结构件内部产生热应力,发生热膨胀或者热翘曲等现象。一旦监测到材料的应变超过安全阈值,即可进行预警,保障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服役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光纤Bragg光栅(FBG)具有尺寸小,灵敏度高,易集成等特点,可用于材料微小应变的实时原位测量。
铝合金因其强度高、密度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业。由于高强度的铝合金难以焊接的特性,工业上常用铆接进行连接。而搅拌摩擦焊则能够有效解决铝合金难以焊接的问题,然而焊缝性能常弱于母材,需对焊缝进行强化处理。激光冲击是一种利用激光力学效应对材料进行强化的技术,本文以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仿真研究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缝在激光冲击后残余应力场的分布、应力波的传递规律以及激光参数对应力场的影
随着生物医疗水平的提高,给药形式不再仅限于胶囊、片剂、液体给药和静脉注射,减少更多药物辅料的摄入和在指定位置释放是提高给药效率和生物利用度的方式。对于一些可经口腔黏膜吸收和须快速起效的药物,可采用口腔速溶膜剂(ODF)的新型给药方式,其优点在于能适用于不服用大量水、具有吞咽困难无法主动服药的情况,并减少胃肠道的首过效应,经口腔黏膜吸收快速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药物作用。对于一些需要作用于肠道的肠溶性药
太阳能是一种绿色、安全、通用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广谱、大面积的特点。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包括光电转换、光化学转换和光热转换。其中,光热转换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光热发电、光热储能和太阳能海水淡化等领域。特别是在海水淡化领域,由于利用太阳能而无须消耗其他类能源,该技术受到了高度重视。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的核心是开发出光热材料。目前,人们已开发出多种光热材料(例如金纳米颗粒、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并成功用于高效
随着复合材料的不断发展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复合材料的要求已不满足于高力学性能,发展轻量化、耐高温及多功能化的先进复合材料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芳纶纤维是具有优异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低密度高性能纤维,聚酰亚胺是耐高温性能优异的高性能树脂,三维间隔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独特的中空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隔热性能与吸声性能。本课题使用芳纶纤维为增强体、聚酰亚胺为基体,结合三维机织间隔结构制备出具
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以集成化、轻量化的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高中空度的独特结构赋予了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低重量、高强度、隔热、抗冲击、抗分层、介电性能稳定等优异性能。然而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理论的空缺限制了它在航空航天和通讯领域的应用。尽管已有学者对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理论进行过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模型,但是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结构特殊,已有的理论模型对其并不适用。本文基于平行板电容器
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为经济的崛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噪音污染问题。汽车噪音轻则导致驾驶员心情烦躁,引起头疼,注意力难以集中,重则引发交通事故。为了降低汽车噪音污染,人们使用玻璃纤维、芳纶等化学纤维来生产吸声复合材料,这些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越,但也存在耗能大、回收降解困难、生产成本高的缺点。与芳纶、玻璃纤维等化学纤维相比,麻纤维力学性能略差,但吸声性能较好,并且还具有
柔性智能电子设备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对可持续能源搜集方式和供应技术的不断地探索。柔性热电材料是一种可以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利用这种材料制备的柔性热电器件(TEG)具有质量轻、尺寸小并且可穿戴等优点,可以直接利用人体和环境之间的温差实现持续性供电,在可穿戴电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柔性热电材料的性能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要求,仍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阶段。柔性热电材料的制备多采
节约能源,实现绿色发展是当今科技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复合材料,特别是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类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强的新型材料,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航空、船舶等重要制造领域,成为推动绿色发展的极大助力。薄壁件作为一种典型的吸能耐撞结构,常被用来制作吸能缓冲元件,在上述应用领域中被大量需求。传统的吸能缓冲元件通常以低碳钢、铝合金等材料制作,该类材料制作的结构在碰撞时可以通过产生稳定可控的弹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