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氢微生物对高强度钢阴极保护的作用规律与机理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合金高强度钢具有节约资源、降低建设成本等优点,但对氢脆敏感。在海洋环境中,不恰当的阴极保护电位会促进氢向钢中渗透,增大发生氢脆的可能性。如果能利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耗氢微生物消耗阴极保护过程中产生的氢,抑制氢的渗透,就可以适当降低阴极保护电位,在不增加氢脆风险的基础上,实现对高强度钢的完全保护。本论文研究了耗氢微生物(Blautia coccoides GA-1)对AISI 4135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GA-1可以从AISI 4135钢表面直接或间接获得电子,最大电流密度约为-1.54μA/cm2,但该过程不是导致钢加速腐蚀的主要原因。自腐蚀电位下,AISI 4135钢的腐蚀速度与菌株GA-1的菌量成正相关。研究了菌株GA-1对AISI 4135钢氢渗透行为的影响,通过氢渗透效率(η)对微生物的耗氢作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附着于金属表面的菌株GA-1细胞可以直接从阴极表面附近获得新产生的氢原子[H],并降低表面吸附氢浓度。从而减少了氢的吸收比例并导致氢渗透效率降低。-0.85V vs.SCE极化电位下,菌株GA-1可降低氢渗透效率约9%。过负的阴极保护电位(-1.05V vs.SCE),会抑制了菌株GA-1细胞的附着,使其在氢消耗作用较弱,氢渗透效率基本不变。在较小的恒电流(-3μA/cm2)极化条件下,菌株GA-1可以有效的消耗阴极氢,从而降低氢渗透电流,8 d内的氢渗透量增加量仅为0.47×10-6 mol/cm2。利用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研究了AISI 4135钢的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结果表明,阴极极化和菌株GA-1的存在均可增加AISI 4135钢氢脆敏感性(Iscc)。Iscc均比自腐蚀电位下增加40%以上。尽管菌株GA-1具有消耗阴极氢的作用,降低了氢渗透效率,但同样由于其副作用的存在,导致了AISI 4135钢表观氢脆敏感性的增强。因此,在增强耗氢微生物消耗阴极氢的作用的同时,减弱微生物存在所带来的副作用是将来利用耗氢微生物进行氢脆抑制切实可行的关键。本论文系统研究了耗氢微生物对高强度钢阴极保护过程中腐蚀行为、氢渗透行为以及力学行为的作用规律与机理,分析了利用耗氢微生物抑制高强度钢氢脆的可行性,这一目标的实现对高强度钢在海洋环境中的安全应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海洋酸化和污染是备受人们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不仅直接影响海洋生物的繁殖发育和生长存活等生命过程,而且影响重金属等污染物的生物毒性效应。因此,二者复合胁迫对海洋生物早期生命过程的作用是海洋生态学研究的一个前沿科学问题。本论文通过开展系列受控实验,研究褐牙鲆不同早期发育阶段(胚胎、仔鱼和幼鱼)重要生理生命过程(孵化发育、生长存活、抗氧化防御系统、免疫功能和生物矿化等)对海水酸化和镉(Cd)暴露
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属于原始腹足目、鲍科、鲍属,是我国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养殖贝类之一。近年来,夏季大规模死亡事件频繁发生,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其原因及解决办法尚无深入认识。该物种自然分布于我国北部沿海、朝鲜沿岸及日本东北部,为低温种,适宜温度范围为15-22°C。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福建、广东沿海已与辽东、山东半岛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又名刺参,属于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沿海及北太平洋西部浅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物种之一,并且在世界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温度和溶解氧是刺参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两个非生物限制因素。近年来,在中国沿海水域和池塘中的刺参由于极端环境大量死亡,造成极为惨重的经济损失和资源破坏,限制了刺参水产养殖业的可持
具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clip domain serine protein,c SP)在甲壳动物天然免疫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该蛋白酶在同一物种中不同c SP功能的比较研究较少,更是缺乏对免疫信号调节作用的研究。可变淋巴受体基因(variable lymphocyte receptors,VLRs)是脊索动物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获得性免疫的分子基础,近年来
冲绳海槽是位于东海东缘的一个尚处于早期扩张阶段的新生弧后盆地。海槽中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岩广泛发育。晚第四纪以来的连续沉积作用,使得冲绳海槽被一层巨厚沉积物所覆盖,沉积物中的火山物质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弧后盆地的岩浆体系提供了宝贵材料。本学位论文以冲绳海槽中部S9站位获取的沉积物岩心中的火山物质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较为系统的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包括对沉积物中浮岩碎屑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
重建上新世-更新世南黄海沉积历史和源区化学风化历史,对理解黄河和长江对于东亚边缘海的长期影响,并进一步揭示河流演化、区域古环境变化、构造变形和全球变化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大陆架科学钻探计划于南黄海西部所钻取的CSDP-01孔长柱状沉积岩心进行了沉积物粒度、粘土矿物(组成、结晶学特征、微形貌)、堆积速率、Sr-Nd同位素(<63μm)和粘土粒级常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了晚上新世以来南黄
三角洲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枢纽,其丰富的沉积物记录了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沉积动力、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输运的粒径趋势和沉积动力进行了研究。之后,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嗣后,建立了七里海沙坝的地层序列和沉积记录,描述了七里海沙坝的演化过程,并探讨沉积物供应和气候变化在沙坝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滦河三角洲地区其他钻孔数
俯冲带的物质循环和变形以及裂谷的形成和演化是近十年来国内外重大计划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俯冲及扩张构造是目前国际研究的热点。菲律宾海板块内发育了全球典型的沟-弧-盆体系,同时保存了不同发育阶段的俯冲和扩张构造,是全球扩张及俯冲动力学研究的理想实验室。本文主要基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5-2017年采集的高分辨率多道地震、多波束数据,结合最新的重磁数据,采用多道地震解释、重-磁-震联合正反演、沉积
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几乎经历了完整的地质演化旋回,理解其形成演化过程对完善边缘海盆形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相互作用的地带,同时南海北缘发育海南地幔柱,因此南海的形成演化过程受板块俯冲、地幔柱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其具有复杂的地幔源区。由于南海海盆内部被巨厚沉积物覆盖,难以获得洋壳岩石样品,从而缺乏从岩石地球化学的角度限制南海地幔源区特征以及对南海形成
冲绳海槽南部的高沉积速率为东亚边缘海地区的陆-海相互作用和构造活跃地区山溪性河流(台湾河流)流域长期以来风化和剥蚀历史的恢复及其古环境响应提供了宝贵的沉积档案。本学位论文以冲绳海槽南部获取的沉积物岩心S3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浮游有孔虫放射性碳年龄,沉积物的粒度、常微量元素、Sr-Nd同位素、质量堆积速率和重矿物组成,碎屑磷灰石的常微量元素和形貌学组成。探讨了晚全新世以来冲绳海槽南部陆源沉积物的来源、